【 – 普洱茶的茶叶】
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
经常喝茶会有这种感受,有的茶喝下,只是如水境,不留痕迹;但有的茶,喝到口中,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一杯好茶,就像一个赏心悦目的风景,必定不会只有一个单面,而是有层次变化,让人回味无穷。正如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那么,“层次感”就是由苦化甘、口中有茶香韵味等不同的感觉,在一杯茶入口之后,先后出现。
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
茶汤入口,从舌尖到口腔再到喉部,每一个部位对茶汤的滋味感受不一样,反应出来的触觉也就不一样,这种富于变化的触觉就是一种层次感。
如,第一、二泡到第五、六泡至十多泡时,每一泡的汤喝起来并不是完全一样,有浓有淡。简单来说,每泡茶汤的多样触感,也是茶汤层次感的一种表现。
层次感涉及到的先后顺序变化,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用常规方法冲泡,茶叶的层次感体现在3个方面:
1、香气层次,有香型变化,香气持久性及由强到弱的变化;
2、口感层次,必须饱满而有前后;
3、韵底层次,必须滑重而有深浅。
CY260.com扩展阅读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
初识普洱茶:普洱茶品饮之层次感
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可能还经常听到有人说一个词:层次感。什么是层次感?层次感其实是从图案浮雕刻领域引申的一个词汇,原意是指有立体感以及团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那么茶的层次感又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茶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首先来看丰富性。正如浮雕的立体感是建立在一定“厚度”上的一样,一款茶的层次感必定是在口感足够丰富、饱满的基础上来说的,单一、淡薄的口感自然是谈不上层次感的,同时也只有饱满的口感才可能具有变化性。什么是普洱茶的变化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1、单泡茶汤口感的变化性。一泡茶入口后,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香气、苦涩、韵味等等的前后变化,那么就说明它是具有一定层次感的。2、茶汤整个冲泡过程中的前后变化。一般而言,茶汤滋味具有淡→浓→淡的基本变化,同时在整个过程中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可能初期是绵和,中期是饱满浓郁,后期是细腻清甜,这是大概的一个变化,在细品的过程中,则会发现其实香气、滋味、韵味都是有所变化的,这种变化其实也是层次感的一个表现。至于没层次感的茶,你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可能就是苦涩变化,其它基本保持一致,喝来感觉十分无趣。
一款有层次感的茶,不仅能够带来口腔的满足感,还能在整个过程中带来不一样的品饮体验。所以我们在喝一款茶感受其层次感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细细感受每一泡茶汤的滋味及其变化,同时也要注意整个品饮过程中茶汤的变化,在品饮每一泡的时候让中间稍有间歇,从而更好地感受其间的变化。品饮初期对其变化可能没有那么敏感,但是注意慢慢培养这种意识,我们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普洱茶的层次感了。
普洱茶层次感受哪些因素影响?
普洱茶层次感受哪些因素影响?
前面我们整理了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今天我们来看看普洱茶层次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普洱茶百山百韵,不同茶区、不同环境、不同树种所产出来的茶叶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层次感不明显;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原料
首先,普洱茶有“一山一味”的特点,说的是茶树的品种独特的韵味,加上生态环境(光照、降雨、气温等)对茶叶的影响形成的茶叶风味。其次,茶树生长状态良好,内含物质含量高,才能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制茶工艺
纯料茶品如果原料本身内质丰厚,则工艺环节需要掌握尺度,保留茶叶的活性物质。
拼配茶则可以利用不同茶叶的优势互补,如产区不同、年份不同的原料拼配使其融合,呈现出丰富的层次。
冲泡
常规泡茶过程中,注水出汤的速度快慢、浸泡茶叶的时长、水温、泡茶的节奏等因素都会影响茶叶内含物质的析出量,表现出不同的口感滋味。
如何体验层次感?
可能对于有些喝茶的新手来说,层次感不容易被捕捉到。
想要体验到一款茶的层次感,需改掉一杯接一杯连续喝的习惯,每一口喝完可以静待片刻,让茶叶的滋味在口腔中完全散发,就会有更明显的感受。
这样,不仅每一泡茶,从茶叶整个冲泡过程中的滋味浓淡、香气变化也能更清晰地感受茶叶的品质。
不论是欣赏一幅作品,还是品一杯茶,没有层次分明的感觉,就会显得乏味。
茶汤带给口腔的层次感是重要的品饮感受,丰富的层次感则有助于提升品饮体验。
只要注意品饮方法,就很容易感受到,凭借这些多方面感受来判断一款茶的品质。
何谓普洱茶口感、体感、气感?
何谓普洱茶口感、体感、气感?
口感、体感、气感是品饮者品饮茶品后不同部位对茶品的茶性茶质的感知反射。通过口感、体感、气感的感受,可以对茶品的品质与属性予以辨识。
口感
口感,专指茶汤在口腔至咽喉的感受,若能达到一定平衡,是谓好茶。
香,指必须香味纯净而饱满。
甘,至喉韵深层回甘。
滑,是茶汤细腻绵滑。
重,为渗透力、层次感与耐泡。
甜,有活性,不单一。
苦,能化甘,不重压舌面、不死苦。
涩,能转甜,收敛感不刺激难受。
体感
在中医理论中,任何食品入口,身体依据其寒热属性,都会有对应感受。茶汤进入人体后,身体各器官对应的感受——“寒、凉、温、热、酸、麻、胀、痛”是为体感。不过,这些理应天生本有的感应,现在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明确感知。
任何属性的茶品,都有其适应的对象,没有绝对好坏,只要懂得适人适时适量。有了“酸、麻、胀、痛”等体感,也不尽然必为茶品的问题,也有一定可能是品饮者自身的问题。解读体感,需要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了解,同时更要了解品饮者自身的身体特性。
气感
在中医理论中,所有食物都有归经(专属经络与属性)。许多中医药典曾提及茶在十二经络中归属肝、心、脾、肺、肾等五经络,但此系特制绿茶、青茶类而言。尤其是普洱茶,能够经行人体绝大部分经络,甚至可感受脉轮存在。感受茶品循行经络与脉轮,是为气感。相较于体感,能够明确感知气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任何新制生茶都属寒凉,品饮新茶时身体所产生的热感,是因为驱动身体免疫机制所产生,而并非茶品本身性属温热。普洱熟茶经过类似中药炮制之法的渥堆,老茶经过时间与菌类发酵,使得茶性转变为温热。
依经络气感大略区分,新制生茶寒凉,老生茶温热;新制熟茶燥热,老熟茶性温。新制生茶走表,老生茶走里。新制生茶生茶走心、心包、肝、胆、膀胱、肺、肾等经络,老生茶与老熟茶入脾、胃、小肠、心包等经络。
体验不同层次的普洱茶香
体验不同层次的普洱茶香
每次喝不同的茶,都会尝到不同的味道,品到不一样的香味。当然就算是冲泡一壶茶,不同的冲泡阶段品到的香味是不一样的。对于普洱茶来说,常说的喝普洱茶要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那么这些香气你都知道吗?
在刚刚品尝普洱茶时,我们需要徐汇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
水飘香
初级的香:水飘香,茶香浅,飘扬,闻得到,但是喝的时候却又喝不着。原因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却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
香入水
次级的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这个层次的香便是闻起来香,喝起来也香,但略弱于闻着的香。
水含香
中级的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
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水生香
高级的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香气很弱,但茶汤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且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水即香
顶级的香:水即香,能有“水即香”这样香的茶,必须是原料工艺都很优质的陈茶,其浓郁的陈香和醇厚的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以上就是关于学习普洱茶我们需要体验的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如果您比较感兴趣,可以自己在泡茶的时候注意感受下,只有自己真正的体会到了,才能更好的品味普洱茶。
如何从普洱茶品质去说茶好坏?
如何从普洱茶品质去说茶好坏?
说普洱茶品质也好,说普洱茶好坏也好,都离不开对于这两个词的基本认知:品质,也就是物品的本质。好坏,对于物品本质的识别描述。而要全面理解这两个词,首先得回到人上面来说。
我们大家都知道,接触普洱茶的人或者说会对普洱茶品质提出描述的人主要有:喝茶人、生产者、消费者、传播者、销售者。
喝茶人
喝茶人在意的普洱茶品质只有一项,那就是普洱茶的感官品质,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喝得到、感受得到的东西。例举出来的就是包装、茶饼、茶条、茶汤、叶底等。这些普洱茶的感官品质在每饼普洱茶上都存在,而到了喝茶人的手上,由于个体人的差异化,某些东西不能感受到,这不奇怪。在一个特定场景下,个体喝茶人在意的普洱茶品质一是:带给口腔、喉咙、胃等部分人体器官好的感觉;二是带给整个人身体上好的感觉;三是带给整个人精神上好的感觉。群体喝茶人则是以上三项的综合加分。在个体和群体同饮一款茶的情况下,品质的好坏不是以个人为主的,而是以群体为主。也是说生产者在开发的个性产品,并不是以一个人口感为主的,真以一个人的口感为准那就成了个人产品而不是个性产品。
生产者
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普洱茶的品质,就是一个工业生产标准的下的品质。因为生产是要符合相关标准的,不是想怎么生产就怎么生产。比如生产一吨普洱茶生茶饼茶,需要所有生产出来的饼茶饼型不能差异太大,每饼的重量不能差异太大。每饼的滋味不能差异太大等等。所以从这个人群的角度来看,普洱茶的品质是有标准的,品质只能高于标准而不能低于标准,不然产品质量检测后不符合标准是要承受相应的责任和代价的。而这个品质的检测是由行业相关的质检机构检测的。普洱茶品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达标与未达标。
消费者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普洱茶的品质,一是自身需求,二是价格因素,三是市场流行程度。首先有了需求才会有消费的念头,这种需求可以有收藏需求、品饮需求、送人需求、投资需求等等,在有了需求之后看的普洱茶是价格和市场流行程度,从消费者层面来看,这两项因素决定着消费者的对于普洱茶的品质认知。举个例子:某人有了闲钱,想去消费下,最后选了普洱茶作为消费对象,而这闲钱是有一定的额度,比如1000元,那么他考虑的普洱茶消费总额不会超过这个额度,这种时候首先看的是商品价格,其次才是商品的流行程度(品牌品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决定普洱茶品质的好坏并非普洱茶本身,而是的价格和市场流行程度。而决定是否消费是需求决定的。理所当然的,消费者认为好的普洱茶是市场流行+购买量大的普洱茶。
消费者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普洱茶的品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因为传播者的目的是把普洱茶的信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普洱茶,从而让信息传播变得有价值。这种价值仅是从信息的层面上来取舍的。跟普洱茶品质好坏没有关系。不知道大家去茶店喝茶的时候,店家会跟你介绍普洱茶的种种,而能让人长期去的茶店,都是有故事的茶店。这些关于普洱茶的故事,是传播者在传播普洱茶讯息,一定要记住跟普洱茶品质是没关系的。
销售者
从销售者的角度来看普洱茶的品质,品质好坏的决定在于茶品能否销售出去,在于利润的多少。能卖出去并且能赚到钱的普洱茶品质就是好的,不能卖出去不能赚到钱的普洱茶品质就是的不好的。
“
总结:所以在交流普洱茶品质的时候,一个人往往有多个角度?,相应的也扮演着多个角色。如果不在同一个角度同一个角色上来交流的话就显得没有意义。因为大家所关心的普洱茶品质好坏并不是相同,自然谈不到一块。自然,从普洱茶品质你并不能分清楚好坏来。最后回到“茶不分好坏”,是啊,但人是分利弊的。
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
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
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
水飘香
初级的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
香入水
次级的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水含香
中级的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水生香
高级的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水即香
顶级的茶香,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体验香入水,最关键是比较泡茶时挥发出来的香气和喝茶时的香气,若喝起来比较香,则应当将注意力移到喉咙和口腔中,体验水含香的程度,若茶汤喝完后比含在嘴里还香,则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喉咙部位,体验水生香,重点关注茶汤下咽后喉咙部位的香气的散发特征,持久度和浓度。
普洱茶香的五个层次
普洱茶香的五个层次
初品普洱茶的入门茶客,往往觉得茶汤很香,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香,但到底具体有什么区别,又说不上所以然来。一起来学习一下,涨涨姿势。
一般来说,普洱茶有五个层次的茶香,分别为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要能清晰分清这些香味,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别无他法,就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具体来看一下:
1、水飘香
是初级的茶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
2、香入水
是次级的茶香,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3、水含香
是中级的茶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4、水生香
更好的茶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5、水即香
顶级的茶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地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品饮普洱茶的层次介绍
品饮普洱茶的层次介绍
优质普洱茶热嗅陈香显著浓郁,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干爽的味道。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饮茶,因人品性与追求不同,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将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
二是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与茶具,饮用时细细品啜回味,此为“品茶”;
三是在品茶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此为“茶艺”;
四是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此为“茶道”。
清·袁牧云:“品茶应含英明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吞下时应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品茶,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
品“普洱茶”
一是品其香味,即靠近杯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
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辩别滋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普洱茶”入口,先微苦而后甜,稍后顿号感鲜爽,烦倦顿除。品饮“普洱茶”上品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口内生津;二是齿颊回味苦醇,留香持久;
三是喉底回味苦爽,感觉气脉畅流,心旷神怡。田芝蘅在《煮泉小品》中,也道出了品茶之要谛:“鉴赏茶叶,首重风韵”。
普洱茶的功效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所以普洱茶特别适合应酬多多的朋友。多数饮酒过度的朋友都有胃寒的毛病,普洱茶独有的暖胃功效,让家人每天饮用特别好,也可以让他感受到一份贴心关怀。
如何从消费层面去给普洱茶分级?
如何从消费层面去给普洱茶分级?普洱茶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从消费层面去看,普洱茶只有根据销售价格来分个三六九等,而且某些普洱茶会出现名不副实的情况。而一些商家尝试着给普洱茶分级。比如有些商家把低价格的一般品质的普洱茶品叫“消费茶”。一些精心包装的普洱茶品叫“收藏茶”。一些价格实在低廉品质差的普洱茶品叫“学费茶”或“垃圾茶”。一些数量稀少价格高昂的普洱茶品叫“顶级茶”。
而这些所谓的“分级”,细细的去分析推敲,是没有逻辑可言的。不管是“消费茶”、“学费茶”、还是“收藏茶”。普洱茶品只要进行了交易,那么它就是一个“消费茶”。而“学费茶”,也就是说,你以前没喝过的,都是属于学费茶的,而学费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垃圾茶则是品质非常低的茶品,并不是包括价格在里面。而收藏则是普洱茶的一个特征,只要是普洱茶都是可以叫收藏茶的。普洱茶缺少一个系统的分级是影响当前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要做这个普洱茶的分级(消费层面),需要得到普洱茶行业各个方面的认可。上面那些是普洱茶商分出来的,只有商家和消费者认可,厂家不认可,毕竟没有哪家厂家敢在包装上注明“垃圾茶”。而厂家的原料分级又只有厂家自己认可,商家和消费者都不认可。而一些普洱茶专家、茶农认不认可都是一回事。而这种不认可的情况下,形成了行业中各说各话,明明就同一个意思。但给人造成困难复杂,形成混乱的局面。比如:古树、大树、老树这三个概念,明明就一个意思,但是带给看的人却是不同的感受。好了,言归正传。如何从消费层面去给普洱茶分级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可参考,但不保证就是正确的。
分级规则:综合考量普洱茶产地区域、工艺、质量、价格四个维度,结合消费者关注的数量、品质、价格、接受度四个维度进行。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
一、品饮级普洱茶
品饮级普洱茶,在消费者关注的价格、数量、品质(安全)的基础上,由云南普洱茶产区原料数量最多,工艺正常,质量合格,价格便宜的茶品。这类茶品数量巨大,满足大部分人群。茶品包装上标注“等级:品饮级”。
二、口粮级普洱茶
口粮级普洱茶,在消费者关注的价格、数量、品质(安全)的基础上,由云南普洱茶产区原料数量相对品饮级少,工艺良好,质量良好,价格适中的茶品。这类茶品特征明显,有一定的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茶品包装上标注“等级:口粮级”。
三、品鉴级普洱茶
品鉴级普洱茶,在消费者关注的价格、数量、品质(安全)的基础上,由云南普洱茶产区原料数量相对稀少,工艺精致,质量优秀,价格昂贵的茶品。这类茶品特征明显,数量稀少,满足发烧友或者富裕茶人的需求。茶品包装上标注“等级:品鉴级”。
当然,在这三个大的级别下,每个级别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细分下去。这样,消费者选择购买普洱茶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容易,把普洱茶变得简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愿改变才是最可怕的。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如何去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的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