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是如何分级的?

普洱茶熟茶 2024-01-17 03:29:39

普洱茶熟茶。

普洱熟茶是如何分级的?

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是根据芽头的细嫩程度来划分的。一堆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后,会经过人工筛漏或是机器筛漏,从最初的料一级一级筛漏,级别大致分为10级、特级、宫廷。

级数较嫩的普洱条索紧直细嫩,金毫显露。冲泡汤色红浓,陈香浓郁,回甘度好,滋味浓醇,叶底细嫩,呈褐红色。多半是做成散茶,或是沱茶,并不压制成饼或砖(宫庭普洱、礼茶、特级、一级、三级)。

级数较粗老一些的普洱(五至十级)一般压制成砖或饼,外形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九到十级稍带灰色;冲泡汤色深红,滋味醇和,浑厚,香气纯和;叶底褐红色。

各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欢较老级次的,喜欢它的醇厚;有的喜欢较嫩级次的,喜欢它的回甘和香气;各有不同的韵味。

嫩芽:

细嫩芽头因富含氨基酸而口感鲜爽,香气明显。不过其它成份如多酚类物质所占比例比叶片茶少,口感柔和、茶汤细腻,因此嫩芽耐泡度低,适合喜欢口感柔和,香气高一类的茶友,在泡这类熟茶时水温不宜过高,出汤速度要快,切勿久泡闷泡

老叶:

粗老叶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高于嫩叶,口感上浓厚,甜润度好,耐泡度高,在泡这类熟茶时,可用紫砂壶泡,高温出汤,三四泡后,可稍加闷泡。

原料的等级是决定普洱茶价格的因素之一,各种原料做出来的普洱茶,具有完全不同的风味,各有千秋,嫩度高的熟茶和级别低的粗叶熟茶,有多种不同的风格走向,具体哪个更好,要看茶友个人的喜好。

小编推荐

普洱熟茶如何喝普洱熟茶的冲泡方法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加工而成,一般普洱熟茶是褐红色,有陈香。相对于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性质更加温和,适合大多数人喝。不过,对于如何喝普洱熟茶,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来看看冲泡普洱熟茶的方法。

普洱熟茶如何喝

首先,要从熟茶的气味、滋味等方面来对熟茶进行分析,分辨其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来确定正确的冲泡目标。接着,就可以开始进行泡茶,要准备好的冲茶器皿和冲茶用的水。准备好之后,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手法来冲泡即可。

普洱熟茶的冲泡方法

1、确定好茶水的比例

一般来说,普洱熟茶茶叶和茶水的比例在1:50最好,因而,茶叶的用量和茶壶的大小、茶水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一克茶叶,要冲入50毫升的茶水。不过,也不要特意苛求,每个人的浓淡喜好都是不同的,大家可以在这个比例的基础上来酌量增减。

2、控制好水温

普洱熟茶的水温最好控制在90度左右,过高可能会破坏掉茶叶中原本的营养成分,不利于我们养生目的的达成。冲入热开水之后,最好盖上盖子,焖上几分钟,待到盖碗变得暖和了,再注入一些温开水,通过这种高温的方式,可以让普洱熟茶更香。

3、采用溢泡法

在茶碗中加入普洱熟茶之后,再沿着碗内壁缓缓注入热开水,水满了之后,不要停,继续注入开水,让谁沿着碗的外壁缓缓淌下。一般来说,缓缓注水的时间维持在30秒左右,更能够泡出普洱熟茶的清香。因为这样可以让茶叶一直在内热外蒸的状态当中。

如何从消费层面去给普洱茶分级?

如何从消费层面去给普洱茶分级?普洱茶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从消费层面去看,普洱茶只有根据销售价格来分个三六九等,而且某些普洱茶会出现名不副实的情况。而一些商家尝试着给普洱茶分级。比如有些商家把低价格的一般品质的普洱茶品叫“消费茶”。一些精心包装的普洱茶品叫“收藏茶”。一些价格实在低廉品质差的普洱茶品叫“学费茶”或“垃圾茶”。一些数量稀少价格高昂的普洱茶品叫“顶级茶”。

而这些所谓的“分级”,细细的去分析推敲,是没有逻辑可言的。不管是“消费茶”、“学费茶”、还是“收藏茶”。普洱茶品只要进行了交易,那么它就是一个“消费茶”。而“学费茶”,也就是说,你以前没喝过的,都是属于学费茶的,而学费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垃圾茶则是品质非常低的茶品,并不是包括价格在里面。而收藏则是普洱茶的一个特征,只要是普洱茶都是可以叫收藏茶的。普洱茶缺少一个系统的分级是影响当前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要做这个普洱茶的分级(消费层面),需要得到普洱茶行业各个方面的认可。上面那些是普洱茶商分出来的,只有商家和消费者认可,厂家不认可,毕竟没有哪家厂家敢在包装上注明“垃圾茶”。而厂家的原料分级又只有厂家自己认可,商家和消费者都不认可。而一些普洱茶专家、茶农认不认可都是一回事。而这种不认可的情况下,形成了行业中各说各话,明明就同一个意思。但给人造成困难复杂,形成混乱的局面。比如:古树、大树、老树这三个概念,明明就一个意思,但是带给看的人却是不同的感受。好了,言归正传。如何从消费层面去给普洱茶分级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可参考,但不保证就是正确的。

分级规则:综合考量普洱茶产地区域、工艺、质量、价格四个维度,结合消费者关注的数量、品质、价格、接受度四个维度进行。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

一、品饮级普洱茶

品饮级普洱茶,在消费者关注的价格、数量、品质(安全)的基础上,由云南普洱茶产区原料数量最多,工艺正常,质量合格,价格便宜的茶品。这类茶品数量巨大,满足大部分人群。茶品包装上标注“等级:品饮级”。

二、口粮级普洱茶

口粮级普洱茶,在消费者关注的价格、数量、品质(安全)的基础上,由云南普洱茶产区原料数量相对品饮级少,工艺良好,质量良好,价格适中的茶品。这类茶品特征明显,有一定的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茶品包装上标注“等级:口粮级”。

三、品鉴级普洱茶

品鉴级普洱茶,在消费者关注的价格、数量、品质(安全)的基础上,由云南普洱茶产区原料数量相对稀少,工艺精致,质量优秀,价格昂贵的茶品。这类茶品特征明显,数量稀少,满足发烧友或者富裕茶人的需求。茶品包装上标注“等级:品鉴级”。

当然,在这三个大的级别下,每个级别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细分下去。这样,消费者选择购买普洱茶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容易,把普洱茶变得简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愿改变才是最可怕的。

如何品鉴普洱熟茶?

如何品鉴普洱熟茶?

在清代,珍贵的普洱叫做“宝红”,指有一定年份,汤色转为红色的滇青。“宝红”普洱汤色红亮、口感润滑舒适、回甘悠长,极具特色,是官家大户、文人雅士等品饮、待客的高级茶。但由于生茶通过仓储的方法转化为宝红级普洱的用时过长,因此后人开始采用人工渥堆发酵技术,人为的以非自然陈化的方式来发酵滇青,最终形成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普洱熟茶。

熟普因为具有香甜、柔滑、醇厚等特点,深受很多茶客的欢迎,那么,怎样品鉴一款熟茶呢?

通常来说,鉴茶,一般是从汤色、香气,口感三个基本的方面来评定的。但普洱熟茶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因此可以细致地根据厚度、润度、甜度、纯度、香气、汤色这几个方面来品鉴。1、厚度

熟普的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刺激味蕾,用舌尖搅拌茶汤,感受搅拌的力量和口腔被撞击的感觉,你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

2、润度

即“油润感”,类似喝鸡汤或米汤一样的感觉,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而品质不好的茶汤就会有“锁喉”之感。冲泡了三四泡之后的熟茶汤,喉咙清爽滋润,嘴巴不干不燥,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熟茶的润度体现。通常很滑的茶,喝过后会有一种“留下了一层油”的感觉,温润如玉、如沐春风!

3、甜度

甜度算是品鉴熟茶最简单、直观的点。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茶汤入口之后与舌面接触就能很快感受到甜度,并且会在口腔里蔓延开来,绵长而持久。

4、纯度

纯度是熟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比如按发酵的环境是否卫生、方法是否正确、发酵程度是否合适、储存环境是否理想等考量茶汤纯度。纯度好的茶汤喝起来非常干净舒服,即使是不偏好熟茶的茶友,品饮起来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假如喝起来有异味,说明在制作的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是后期存放的时候被污染了。

5、香气

熟茶的香气按稀有度分,可分为红豆香、药香、人参香、红糖香、桂圆香、桂花香、陈香木香、枣香梅子香。熟茶的香气,往往决定了此款熟茶的附加值。不过这是由茶品品质、存放环境和漫长的时间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饼茶的原料本来就不好,那再怎么转化也不会有惊喜。

6、汤色

熟茶的汤色一般为酒红和褐红,暗红。类似葡萄酒。汤水会清澈,也会有类似红茶的水冷混。从工艺上来说,当然是越清澈透亮,越好。

总结:通常来说,熟茶的口感方面,简单的可以分为三类,口感沙化,汤水粘稠、回甘明显的为极品。汤水厚实,滋味厚重,甜度回甘好,为上品。汤水细腻,5泡内有正常回甘的,为合格品。

2020什么是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有怎样的作用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普洱熟茶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了解吧!

普洱熟茶的功效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

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用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茶对减少类脂化合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中国昆明医学院也对云南普洱沱茶治疗高脂血病作了55例临床试验,并与降脂效果较好的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2、防癌、抗癌

梁明达、胡美英教授用细胞培养及电子工业显微镜方法,对普洱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百分之一的浓度即有明显作用.饮普洱茶能防癌.

3、养胃、护胃

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4、健牙护齿

普洱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湖南医科大学曹进教授用普洱健齿茶进行抑制变形球菌附着能力试验,发现普洱健齿茶具有抗菌斑形成的作用,浓度1%时效果最佳.

5、消炎、杀菌、治痢

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菌作用,浓茶汁日服十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6、抗衰老

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它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它茶类,同时,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了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消肉食,逐风痰,泄热,解毒,生津,止渴。治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

①《本经逢原》:消食,辟瘴,止痢。

②《纲目拾遗》: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又:普洱茶膏,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③《本草再新》:治肝胆之浮热,泻肺胃之虚火,生津止渴。

④《随息居饮食谱》: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等证初起,饮之辄愈。

普洱茶饼如何喝这六个步骤少不了

青茶与普洱熟茶的区别

普洱茶和黑茶有什么异同?

如何判断普洱熟茶的年份?

如何判断普洱熟茶的年份?

普洱熟茶不同年份喝起来会有不同的口感,如何鉴别普洱熟茶的年份引起的差异呢?

1-3年的熟茶,相当容易判断。仓味明显、汤色浑浊,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正常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如果仓味不明显,汤色较透,那表明在出厂前,商家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陈化。关于新熟茶,为什么会汤浑?一个是由于厂家较为不负责任,还有一个是大概就是由于是新熟茶的缘故。而所谓的第三代普洱茶发酵工艺:酵母发酵。目前来看,汤色较清澈,仓味轻或者没有,可缺陷是已经没什么茶味了。

3年内的普洱熟茶,许多人都觉得容易上火,实则不然,只要每天不是把熟普当成水来喝是不会出现上火的情况的。3-7年的普洱熟茶,仓味基本可以忽略。茶汤清澈,经过醒茶后,基本无杂味,部分会有轻微陈香味。

7-15年的熟茶,这个时间段的熟茶,通常主要根据陈味的轻重来判断。等级较高的茶,如宫廷级会出现荷香,粗老茶做的会出现枣香或者中药香。汤色透亮是必须的,玫瑰红如同红酒。对于这个阶段的茶,如果不能根据口感来判别,那么还要根据包装纸、仓储条件等来综合判断年份。如果想要精确地判断,还需跟生产厂家的生产记录做对比。

茶品所表现的口感特点只是在我们辨别茶品年份时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是依据之一,所以在口感辨识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根据茶品包装绵纸的新旧程度,以及生产厂家的生产记录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再对其作出年份的判断。(资料来源:中国普洱茶网)

普洱熟茶的“厚度”是怎样体现的?

普洱熟茶的“厚度”是怎样体现的?

普洱熟茶是所有茶类中最长的生产时间,长达数个月的发酵,让熟茶具备了独有的厚度。然而茶总是要喝的,那这些厚度如何在茶汤中是如何体现出来呢?

熟茶“厚度”的体现有三点:黏糯感、丝滑感、稳重感。

黏糯感

黏糯感是一款好的熟茶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一款顶级的熟茶要在口腔中的感受到黏糯感,像自己的味觉感知器官被无数的小气泡包裹住,在茶的香气、滋味的刺激下,口腔开始分泌让人愉悦的液体,黏糯稠滑,在口腔内部形成无数的漩涡,香甜而持久的味道开始喷涌而出,不可遏制,整个身体被这种愉悦感所包围。黏糯丝滑感

丝滑感是好的熟茶的共同特点。熟茶的茶汤,啜饮之后进口腔,会在口腔内形成一种柔软的流动,自己的舌头像被上好的玉石所温润,与顶级的丝绸从肌肤上滑过的感受相同。茶汤在口腔中不停的来回打转,途径喉咙的时候,顺流而下,没有任何阻碍,直抵心田,在胃里散开,温柔地抚摸着每一个细胞,被温滑的熟茶的茶汤所包裹,整个喉咙感受着茶汤经过之后的愉悦,丝滑无比,令人心动。

稳重感

稳重感是“熟茶”厚度体现的第三点,稳重是茶汤给人的综合的感受,不是浅薄,不是淡然,是深刻厚重,是平衡稳健。稳重的茶内含物质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状态,协调性极好,香气滋味持久而馥郁。熟茶的稳重感,能给品饮的人极大的愉悦感,四平八稳,让人安心。

雨花茶分级

雨花茶共分为特级一等雨花茶、特级二等雨花茶、一级雨花茶、二级雨花茶四个等级。雨花茶采摘的鲜叶应大小匀称、整齐。不带单片叶、对夹叶、鱼叶、虫伤叶、紫叶、红芽、空心芽等。

雨花茶应具有正常商品的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无异味、无劣变。产品应洁净,不得混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不得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下面是各等级雨花茶的指标

特级一等雨花茶:雨花茶

鲜叶中一芽一叶点大于等于85%并有一定量的单芽、一芽二叶小于15%,芽叶长度2.0-2.5cm要大于等于90%、2.6-3.0cm小于等于10%、无3.0cm以上芽叶。

条素:形似松针、紧细圆直、锋苗挺秀、白毫略显。外形:色泽绿润、匀整、洁净,内质:香气清香高长,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特级二等雨花茶:鲜叶中一芽一叶点大于等于75%、一芽二叶小于25%,芽叶长度2.0-2.5cm要大于等于80%、2.6-3.0cm小于等于15%、3.0cmc以上芽叶小于5%。

条素:形似松针、紧细圆直、白毫略显。

外形:色泽绿润、匀整、洁净,内质:香气清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一级雨花茶

鲜叶中一芽一叶点大于等于65%、一芽二叶小于35%,芽叶长度2.0-2.5cm要大于等于70%、2.6-3.0cm小于等于25%、3.0cmc以上芽叶小于5%。

条素:形似松针、紧直、略含扁条。

外形:色泽绿尚润、尚匀整、洁净,内质:香气尚清香,汤色绿明亮,滋味醇尚鲜,叶底绿明亮。

二级雨花茶:鲜叶中一芽一叶点大于等于50%、一芽二叶小于50%,芽叶长度2.0-2.5cm要大于等于60%、2.6-3.0cm小于等于30%、3.0cmc以上芽叶小于10%。

条素:形似松针、尚紧直、含扁条。

外形:色泽绿、尚匀整、洁净,内质:香气尚清香,汤色绿尚亮,滋味尚醇鲜,叶底绿尚亮。

如何看待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

如何看待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

普洱熟茶的发酵,首先是色泽转红转暗,引起茶汤逐渐变红;其次由于茶叶内部高分子化合物的分解转化,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和热量,叶细胞收缩,茶叶条索变紧变细,部分高嫩度茶叶在果酸的参与下凝结为各种团块状茶叶;

然后是茶叶内的高分子化学物的降解转化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及热量的形成,直接导致了茶叶减重(即制耗产生的原因),减重率达15%-20%;最后是茶叶、香气、滋味物质在微生物和湿热作用下发生巨大变化,青草味等低沸点物质消失,陈香增强,苦涩味减淡,逐渐形成普洱熟茶特有的红褐明亮,味甘甜润滑的品质特性。

喜欢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熟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

至于发酵的程度,在老一辈发酵师傅看来,低于7成的发酵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熟茶,超过9成的发酵属于发酵过度的范畴,所以7成熟算是轻发酵的起点,轻发酵的熟茶颜色相对浅一些,叶底呈褐色,有点类似一些十年左右生茶的叶底色泽,口感上堆味更轻,略带苦味,少了些熟茶应有的醇和顺滑,这个程度的茶就像没熟透的苹果,现喝起来生涩稚嫩,但后期转化后会保留一些更具个性化的滋味香气。

如果工艺出现偏差,发酵程度较轻,发酵程度低于7成,出现酸茶的概率就很高。而发酵程度太深,也容易损失熟茶中的有效成分,同时不利于后期的转化,所以适度发酵尤为重要。

“生茶”是如何转变成“熟茶”?

“生茶”是如何转变成“熟茶”?

熟茶渥堆发酵

普洱茶从“生茶”到熟茶的转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就像一个烧陶瓷的窑子,什么样的料子,什么样了工艺,什么样的火候,出来什么样的惊喜。

熟茶的发酵就是生茶的一次涅槃。什么是熟茶渥堆发酵

熟茶渥堆发酵的实质是微生物的作用和酶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形成的胞外酶和热以及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代谢等的共同作用,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熟茶特有的品质和口感。

从生茶发酵为熟茶大约需要三十几天到四十几天的时间,从下堆到起堆中间还需经历大约四次的翻堆,避免茶叶发酵温度太高而使茶叶碳化。

关于竹筐发酵

传统的熟茶发酵方式主要是在地面发酵,根据场地的大小,能一次性发酵几吨甚至几十吨的茶。

但是,由于古树茶的成本较高,一次性发酵几百公斤的话,在地面发酵是很难控制温度的。所以竹筐熟茶孕育而生!将生茶放进竹筐里发酵,不仅解决了少量茶叶可以发酵的问题,还使得整个发酵的过程更加的干净卫生,而且出来的产品,堆味很轻,即使刚出堆,就很适口。

1、下堆

下堆的重点是将晒青毛茶洒水加湿,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勐海地区的茶厂都抽取地下水来发酵。由于勐海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构成了勐海熟茶的优势。

洒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是每100公斤毛茶需要加30~50kg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到底是30kg还是40kg,还是50kg,就取决于经验了。所谓看茶做茶,一般嫩茶洒水要少一些,粗老的茶菁洒水较多。洒水均匀以后就盖上发酵布开始发酵了。

2、发酵与翻堆

茶洒水堆进竹筐后用发酵布盖住,让温度上升开始发酵。堆温一般需控制在50~65℃之间。

大约两周的时候翻第一次堆,接下来差不多每周进行一次翻堆,如果温度高的话就要翻得更勤。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为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

如果温度过高,翻堆不及时,就容易引起“烧堆”,致使茶堆碳化而报废。

渥堆初期,渥堆毛茶的含水量很高,而此时的堆温却并不太高,这样的条件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细菌大量繁殖。随渥堆时间的变化,细菌大量增加的同时,细菌的呼吸强度亦随之增加,堆温迅速增加。

当堆温达到一定程度时,茶叶中的各种物微生物变化达到高潮。

渥堆末期,随渥堆毛茶温度、湿度和酸度的变化,逐渐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3、起堆

几次翻堆后,堆高继续下降,在发酵周期的第35天左右,堆子温度降为35℃左右,就可开沟,让茶冷却并干燥。

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普洱茶分级体系探讨

普洱茶分级体系探讨

普洱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各种形态、工艺、品类等日趋完善。特别是自2003年大益改制以来普洱茶走上了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普洱茶品牌价值已经高居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之首。但因为普洱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让很多消费者仍然不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普洱茶。如何让消费者清楚明白地消费普洱茶?如何促进普洱茶茶品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普洱茶分级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尤为重要。此文就如何建立适应新市场形势下的普洱茶分级体系进行探讨,抛砖引玉,是为初衷。

普洱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云南特有的茶叶种类。云南是世界茶源,拥有丰富且独特的茶树种质资源。若要对普洱茶进行分级,茶树分级是基础。那么如何对茶树进行分级呢?我们认为可以按照进化程度分为: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栽培型茶树按照栽培方式分为:乔木型和台地型;乔木型茶树按照树龄的不同分为:古树、大树和小树;如下图:

普洱茶百山百味,一寨一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是因为风土(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比如:土壤、海拔、日照、温度、降雨量等自然环境)?茶树品种?还是种植方式?经过我们长时间的考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影响普洱茶口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呈味物质的不同;对呈味物质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为:风土、茶树品种、栽培方式;特别是风土可以说是对普洱茶品质口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普洱茶来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当然,不同的茶树品种也有一定的适种性,就是什么样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什么品种的茶树生长。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栽培选种,我们的祖先已经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留存下来的古茶园就是茶树品种和土壤气候条件的最佳组合。

茶树品种可以移栽,种植方式可以改变,但一个地方的风土相对来讲短期内不会自然改变。我们也不可能把某个地方的土壤或者气候整体搬到另一个地方而不发生变化。所以普洱茶是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域性,也就是说普洱茶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的。

那么我们就主要以地域特性对普洱茶园进行分级,具体可以分为:产区级(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等)、名山级(小产区级)(易武、布朗山、南糯山、勐宋、景迈山、勐库、邦东等)、村寨级(刮风寨、落水洞、麻黑、老班章、老曼娥、班盆、帕沙、半坡寨、那卡、冰岛、小户赛、昔归、邦东等)。

金字塔分级图为:

基本的分级逻辑为:同一个产区,级别区域越小越具体越好,比如:村寨级好于名山级,名山级好于产区级。同一级别树龄越大越好,比如:村寨级的老班章,古树茶好于大树茶,大树茶好于小树茶。具体分级表如下:

那么在整个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不同产区不同村寨如何分级呢?哪些知名村寨可以代表普洱茶的最高品质呢?我们根据各村寨茶品的口感特点、知名度、影响力、价格、市场表现力、发展潜力等因素加上一定的权数进行打分,共分为一级名寨(10个)、二级名寨(20个)、三级名寨(30个)。具体见下表:

整个普洱茶产区可以概括为:一条大河(澜沧江),三大产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七大茶山(易武茶山、布朗茶山、勐宋茶山、南糯茶山、勐库茶山、景迈茶山、邦东茶山),十大名寨(冰岛、老班章、刮风寨、曼松、昔归、弯弓、老曼峨、那卡、麻黑、困鹿山)。

在普洱茶品质三要素中,原料是基础,工艺是核心,仓储是保障。特别是普洱生茶,品质的决定要素是七分原料三分工艺。所以普洱生茶原料的品质和普洱生茶的品质是成正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起决定性的,所以普洱茶园的分级标准体系同样适用于普洱生茶的分级体系。

普洱生茶的分级可以暂时借用茶园分级体系,但相对来说还不够科学完善,如果在未来的普洱茶产业发展进入新的相对成熟的阶段,比如能够全程可追溯茶品品质的普洱茶庄园初具规模,我们就可以以普洱茶庄园为基础对普洱茶进行系统分级了。普洱熟茶因为影响因素太多,茶品的分级更为复杂,可以暂时使用普洱熟茶发酵后的的散料分级标准,留到以后条件相对成熟的时候我们再来探讨熟茶的分级体系。

普洱茶分级主要在茶树、茶园和茶品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根据不同层面、属性分为三个级别,所以我将此分级体系称为“普洱茶三三分级法”。普洱茶分级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完善、简单易懂的普洱茶分级体系不仅可以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升级发展,更有利于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如果消费者能够不再雾里看花了解普洱茶,能够简单明了消费普洱茶,那么普洱茶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不远了,普洱茶的产业升级以及大发展就指日可待。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尤其是在茶园和名寨分级体系的设置方面,恐有挂一漏万之处,惟愿此文能够抛砖引玉,望业界人士能够共同参与探讨。

2020如何冲泡普洱熟茶?

普洱茶吧网是一个为茶友提供普洱茶知识、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市场行情而进行的茶文化交流平台,是普洱茶业界最具有活力和前景的权威非商业门户网站。普洱熟茶是由生散茶经过人工快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后,再经过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熟茶发酵度较轻者汤色多为深红色,发酵重者以黑色为主。口感浓稠水甜,几乎不苦涩,泡水长。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明显仓储良好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下面普洱茶吧网和您分享如何冲泡普洱熟茶更好喝:

一、分析茶性

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新熟茶的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普洱熟茶有焦糖香是好是坏?

普洱熟茶有焦糖香是好是坏?

品质一般的熟茶常常被人诟病的一个点就是它的香气太过单一。熟茶常见的香型有陈香、枣香、甜香、糯香和焦糖香等等,而陈香是熟茶香型的主导香气,常常又容易掩盖了其他滋味的妙趣,让人对其又爱又恨。在品饮熟茶的路上,偶尔我们会喝到一两款具有淡淡焦糖香气的普洱茶,它是如何来的?它对熟茶品质有何种影响?我们这就为大家揭开谜题。

普洱熟茶的“焦糖香”形成于重发酵工艺对茶质的改变,尤其在低档粗老料以及茶砖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些富含单糖成分的原料在重发酵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偏高且发酵时间较长,所以叶片会出现或多或少碳化的情况,芳香物质浸出表面,部分挥发,部分残留,形成特有的“焦香”风味。

焦糖香是好是坏要如何评价呢?有经验的茶人是这么看的:熟茶的一切香味贵在风格自然,焦糖香亦是如此。它轻则若有似无,重则略带苦涩,只有那恰到好处的醇厚风味,才提纲挈领般抓住了熟茶的精髓所在。

熟茶发酵师要想得到焦糖香其实并不算太难,它不只是老料重发酵可得,嫩芽通过压制成饼时的高温烘干也可以形成淡淡的焦香味道。但这样手法似乎对普洱茶的香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透支,有拔苗助长之嫌,并不利于后期的转化与升华。

普洱茶无论生熟都是一味讲究自然平和的茶饮,所以其工艺上的重发酵、重揉捻、重杀青等处理方式,虽能令其展一时风采,但间接杀死了它本可长达几十年的自然“寿命”。所以焦糖香气重的熟茶十余年后是否还有今时今日的韵致,此处人们就不得不打一个问号了。

品味熟茶,归根结底还是用最简单的几个体感滋味来判断,概括起来,无非香、醇、润、厚、滑、甜。能满足以上标准的熟茶,焦糖香只扮演锦上添花的一份点缀,有则更加美妙,缺失也无伤大雅。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熟茶是如何分级的?》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熟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