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投资分析:相对稀缺与绝对过剩的古树茶

白茶与普洱茶 2024-01-17 06:19:12

【 – 白茶与普洱茶】

普洱茶投资分析:相对稀缺与绝对过剩的古树茶 量少价高可以说是古树茶最显著的特征,任何一个名产区的古树茶每年的产量都非常有限。多则数十吨,少则几十公斤,相对于目前超过百万的品饮人群的品茶需求,产量最高的名山古树茶都显得杯水车薪。

从2009年福今大白菜班章系列的一飞冲天到陈升号老班章的横空出世,高品质小产区古树茶成为普洱茶品饮市场的宠儿。高端普洱茶在整个普洱茶市场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产区被茶商发掘出来。在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基础上,以出产高品质普洱茶古树茶而出名的山寨已经有数十个之多。

越来越多的名山进入茶人的视野,使得普洱茶在风格上越来越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毛茶产量的飙升。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知名村寨每年古树茶总产量已经超过千吨。这么多毛茶如果全部做成357克一饼的茶饼,大约可以生产2800000饼古树茶。假如再将拼配技术考虑进去,这个数量的小数点恐怕还要向右再移动一位。而一个每天都喝普洱茶的人,一年下来不过10多饼茶的消耗量。这个数量是绝对可以满足当前古树茶市场需求的。

2013、2014年品饮古树茶人群的激增使得一些品牌的古树茶产品一度成为炒作的对象。间接拉升了所有古树茶产区毛茶的价格,而2015年整个普洱茶市场都在释放落地的信号,一旦各名产区毛茶的价格回归理性,在如此巨大产量的影响下,古树茶价格一定随之回落。无论是品饮还是收藏,2015年的市场都十分让人期待。

cY260.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投资分析:投资本质

普洱茶投资分析:投资本质

中国普洱茶网讯(独家):基本所有的普洱茶投资者都将“能喝的古董”作为投资普洱茶的准则,并将古董投资作为参考对象来执导普洱茶的投资。但在笔者看来将普洱茶投资划拨为酒类投资更为准确。首先,古董一般都是可以长期保存且不可再生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后来人只能仿制但是不能再造。而对于普洱茶来说,只要茶树在,就可以连续的生产。我们不能说2013年以前生产的老班章是老班章,2013年以后生产的老班章就不是老班章了。所有的古董主要是陈列价值和文物价值。普洱茶第一价值是品饮价值,能被投资的普洱茶第一要素就是必须具备优秀的品饮价值。如果拿普洱茶和古董相比,能找出太多太多的不同了,但是若把普洱茶拿来和酒作比较,我们就能找到很多的相同点。普洱茶和酒同属于饮料,并且都能存放很久。酒是越陈越香,普洱茶也一样。只有好酒才具备投资价值,同样只有好的普洱茶才具备投资价值。酒分为品饮级和收藏级,普洱茶也相同。好酒需要好的酿酒师,好的普洱茶需要优秀的拼配师。存酒需要考察酒的品牌,存普洱茶茶也一样。好酒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好的普洱茶也一样能彰显持有者的身份和地位。酒文化和茶文化一样久远。酿造好酒必须要好的原料,制作好普洱茶同样需要优良的毛茶。酒是一个对产地要求很严格的投资品,普洱茶也一样。无论从实用价值还是收藏价值,普洱茶和珠宝、玉器、贵金属、古董字画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普洱茶确和酒非常接近。所以要研究普洱茶的投资,最佳的参照物应该是酒而不是古董。

普洱茶投资分析:论投资茶的形成

普洱茶投资分析:论投资茶的形成

中国普洱茶网讯(独家):收藏一款普洱茶无论是投资需要还是品鉴需要,最终都要此款普洱茶必须具有一定的价格属性—-即经过若干年的陈化此款普洱茶的价格要比当初买入时贵很多。综观市场上被投资者认可的老茶,表面上来看都是满足品牌+品质这2个重要因素的普洱茶,所以现在很多人在投资新茶的时候,只考虑品牌+品质这2个因素。虽然说能够成为投资茶的普洱茶都具有品牌+品质的特征,但是这只是一款投资茶的必要条件,确不是必然条件。只是因为普洱茶是一个参与者很多的市场,而且普洱茶又具有陈化价值,市场根据这种价值把某一些满足品牌+品质的普洱茶转化成为投资茶。在前几天《流通效应与后期产品升值》中一文中我曾写到一款茶具有升值和流通效应一般是要等到此款普洱茶进入到陈化期以后茶商和茶客手中都有一定量的时候。让一款普洱茶在进入陈化期以后可以不断升值,又可以有三种实现方式:一、初始完成分配在很多年前,一部分具有超前意识的茶商就意识到如果要想把一款普洱茶做成投资品就要满足的分配条件。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按照一定比例将茶分散到茶客与分销商中间,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普洱茶就是大益的白菜班章系列。不得不说何氏兄弟在产品的品质和运营上确实是茶商中的翘楚。二、茶商自行分配几乎每个普洱茶商都是普洱茶的专家,他们深谙一款茶的好坏。有时候一旦碰上一款好茶,往往会下血本来买断一款茶。能买断一款茶不容易,把买到的茶在散出去则更不容易。这点,陈国义先生就同时做到了买断与散茶2件事,事实证明88青也的确给了陈先生丰厚的回报。三、市场低估产品再销售任何一种交易都存在捡漏的可能,普洱茶自然也不例外。有些好茶可能因为本身被低估,也有可能是其品牌被低估。被低估的茶流入到市场中其价值慢慢被发现,精明的商家会赶在其他人还没有入手前就提价回收然后慢慢等其升值。回收分散的茶叶本身就会形成茶商和茶客手里都有一部分存量的局面。像92方砖和2010年合和昌的星系列就类似这样的情况,前者是因为普洱茶本身被低估,后者则是品牌被低估。一款普洱茶之所以能成为投资茶,品牌+品质只是茶本身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而已。真正后期价值完全是要靠市场本身的运作方式来决定的,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在选好茶以后应该时刻掌握此茶销售后的市场分配情况来决定是要短线抛售还是长期持有,毕竟市场才能决定一款茶是否成成为投资茶。

普洱茶投资分析:普及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古树茶的发展

普洱茶投资分析:普及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古树茶的发展

如果古树茶可以卖到几十元一片,那么古树茶自然销售火爆。但这仅仅是如果,这就像如果北京三环的房子可以卖1000元一平,那么就买上几百平的房子住住看一样不切实际。

古树茶有2大特点:毛茶产量少,采摘成本高。鉴于这2点古树茶降价最多挤去炒作的水分,绝不可能降至台地茶的价位后,通过品质去争夺台地茶的市场份额。

古树茶市场之困源于产量与需求的不平衡,目前古树茶市场的产能由2方面组成:茶客的真正需求,炒家的炒货需求。尤其是在古树茶行情大好的年份,炒客的需求占据了古树茶市场的主要份额。一般茶客入手古树茶多以片为单位,极少数会选择提入或件入。而炒客买茶件入则为最基本单位,但是炒客购买的产品最终还是要通过零售市场的消耗转化为现金。产能被严重放大、毛茶价格被过度炒高,2015年古树茶行情的回落不过是产能放大、炒家离场后留下的烂摊子。

要解决这一困境,就必须增加古树茶消费人群。文化是古树茶最核心的价值,围绕山头树龄谈不完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是能让一个刚接触普洱茶的人马上喜欢上古树茶的最佳切入点。现在推广古树茶往往都忽略了文化本身而去强调诸如口感、汤色、韵味这类古树茶本身的特质。而这些恰恰是非茶叶爱好者最不喜欢的部分,这就好比跟一个对数学没有兴趣的人去谈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无聊。

大部分人都喜欢美食,爱好游玩。古树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茶山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少数民族做茶的悠久历史,谁不愿意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听故事?很多人觉得文化是一个高大上的东西而不去研究它,那是因为没有接触过的人把茶文化想的太复杂。但是茶人确可以用很直观方式表现出来,品一杯上好的古树茶,通过品茶去介绍风景,讲述历史。喝茶的人自然也会因为茶了解到茶文化,通过茶文化去喜欢古树茶。一个人一旦开始喜欢古树茶,那就会给市场带来收益。

普洱茶投资分析:投资茶的生态平衡

普洱茶投资分析:投资茶的生态平衡

当一批普洱茶被投放到市场的时候,等待这批茶有三种命运,要么被喝掉,要么被市场遗忘掉,或者被喝掉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成为投资茶。当普洱茶不为世人关注的时候,人们把普洱茶全部喝掉,喝不完倒掉,很少有人想着存起来,所以在这个时候存茶的人就成了投资普洱茶成功的人。当世人开始关注普洱茶,后来的人效仿这些投资普洱茶成功的人时候,人们把本应该喝掉的普洱茶存起来,在一个人人都有茶的时期,老茶和新茶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庆幸的是,人们在存茶的时候也在喝茶,对于当下的普洱茶市场环境,成功的投资者要做的不过是从众多可以被投资的普洱茶中去选择喝的相对比较多,关注的人也不少,同时又有人收藏的普洱茶。虽然选择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选择的过程却异常复杂,没有人知道一款茶从发布以后有多少在经销商手里,又有多少在藏家手里,即使最懂行的人最多也只能知道茶的总量有多少,茶都流通在哪些地区而已。但是,我们还能从很多蛛丝马迹中去得到一些启示,以至于我们多少能够选对一些未来可能升值很大的普洱茶。首先,对于标准的茶客来说,他们是不可能去喝电商中9.9包邮的劣质普洱茶的,其次根据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很少有人会把几千一片的老班章古树茶作为口粮。有了9.9包邮的劣质普洱茶,同时又有了几千一片的老班章古树茶为参考,我们就有了价格区间。能从品饮的角度来喝普洱茶以及收藏普洱茶的人,一般都属于社会收入中上的人群。按照现在的国情,在大城市月入8000-1万左右应该属于社会的中上收入人群。对于房贷压力、生活压力均较小的这批人而言,月收入的3%~4%去喝一饼普洱茶显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买入大量茶投资那另算,有了金融属性就不能单从喝的角度来考虑)换言之,单价在240~400元/片的普洱茶应该是普洱茶饮用人群的主要口粮茶。如果这个价位的普洱茶品牌又比较出名的话,这款茶就很容易成为未来的明星茶了。因为它满足了3个条件:1.喝的人比较多。2.品牌比较出名。3.存的人也不少。在普洱茶百家争鸣的时代收藏对一款普洱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在追求量,有的人在追求价格。其实这并不可取,量多则无人要,价高则难交易。投资茶的形成总是偶然中带着必然,88青的神话不可复制,白菜班章也是一样。

普洱茶古树与小树的比较

普洱茶古树与小树的比较

学过茶树栽培学的人都应该知道,抛开光照、温度、水、肥、土壤、维度、海拔等因素,茶叶内含物质的主要区别在于茶树的新陈代谢不同。茶树处于不同的树龄,吸收和代谢也不一样。

0-30年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30年树龄以上的树,碳的代谢明显,生产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陈化更好,因此有人较喜欢古树茶、大树茶。

其实,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如果生态环境不差,采摘次数又较少,那么是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七八十年的树是比较难区分的。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大树、千年野生大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结语:就品味而言,较多人喜欢有岁月甘醇之感的生茶,首先是树龄带来的甘醇,其次是岁月陈化的甘醇。对一般茶友,三十年的生态茶树口感已经很不错了。

普洱茶投资分析:关于崩盘

普洱茶投资分析:关于崩盘

中国普洱茶网讯(独家):支撑普洱茶升值的因素只有2个,一个是茶叶消耗量,一个是品牌知名度。茶叶的消耗量影响着普洱茶长期价格走势,品牌知名度影响普洱茶短期价格走势。品牌扩散的越快,就意味着进入此品牌普洱茶的资金就越多,短时间内此品牌旗下普洱茶的价格上升就很快。

所有期货的崩盘都源于人的贪婪,而不是期货本身。认清期货的实际价值很重要,对于普洱茶来说更是如此。一款普洱茶的升值极限取决与此款普洱茶本身的品质,一旦一款普洱茶的价格超过品质比它优秀的普洱茶价格,此款普洱茶价格崩盘随时可能发生。

“现代证券之父”格兰姆开创了价值投资的先河,其思想启发和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顶尖证券投资专家,其中巴菲特就是他的得意门生。而他成功的秘诀就四个字“安全边际”。

格兰姆所有的分析方法都是在一个基础理论上扩展出来的,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对于普洱茶来说,一饼台地茶无论如何升值其本身的价格都不应超过同期一饼古树茶的价格。一旦台地茶的价格区间和古树茶的价格区间发生重叠,作为资本来说,就会快速的从台地茶涌入至古树茶,接着就会引发台地茶的崩盘。

举例来说,当一饼台地茶升至1000元时,它将与大部分古树茶价格区间重叠。对于台地茶来说,这已经处于高价位,而对于古树茶来说,这只是正常的价位。那么,作为投资者,无论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还是从追逐回报的角度,都应该卖出台地茶买入古树茶,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普洱茶投资分析:炒作的利与弊

普洱茶投资分析:炒作的利与弊

谈及普洱茶炒作,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在公开场合谈论一款普洱茶被炒作,那么这款茶的生产商一定是非常不高兴的。如果一款普洱茶被大量炒作,这款茶的生产商一般会非常高兴,因为这伴随着大量产品的销售,带来巨大的现金流。这就是普洱茶炒作的现状,一个只能做不能说的特殊存在。那么炒作对于一款普洱茶乃至一个品牌而言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二。

积极的作用:

a.有利于普洱茶知名度的提升

如果没有炒作普洱茶的存在,直到今天老班章依旧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寨子,老班章的村民依旧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来自老班章的普洱茶从普通茶叶到奢侈品一样的存在,确实得益于炒作。老班章的出名也使得普洱茶中的优秀者进入品饮茶的行列,所以炒作在提升普洱茶整体知名度上面有它积极的一面。

b.可以提高品牌附加值

不管怎么说,任何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普洱茶品牌都是旗下某几款产品被炒作之后才有的。从早期的关甲关特到后来的一些大益茶,有了炒家的炒作大益跟下关的品牌附加值才得以体现。同样的毛茶、同样的加工技术,但是贴上下关、大益的标识就会身价倍增。这倍增的便是品牌附加值,如果没有炒作这一环节,很难说大益与下关会有今天这样的品牌附加值。

c.促进普洱茶的流通

普洱茶作为能喝的古董主要在于其越陈越香的特质,但是绝大部分黑茶都有这样的特征。但是只有普洱茶从这些茶中脱颖而出成为可以被重复交易的投资品。关键在于普洱茶被众多炒家做为投资品来炒作,频繁交易以及大量的现金使得普洱茶较其他茶类更容易流通,在整个过程中炒家的功劳无可替代。

消极的作用:

a.导致普洱茶价格与价值背道而驰

炒作最大的影响就是使得被炒作普洱茶的价格脱离其实际价值。一片本来只值100元的普洱茶经过炒作很有可能变为200元甚至更高。作为茶客可能会接受120元、130元这样的价格,但一款茶超过实际价格1倍以上就很难有人愿意买单了。被炒客炒做的普洱茶因为无法落地已经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一颗定时炸弹。

b.误导厂商盲目扩充产能

市场需要多少普洱茶就生产多少普洱茶这是最健康的。很多人以产能来标榜普洱茶市场的繁荣这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就像国家不能以货币发行量来衡量国家的富裕程度一样。炒作往往伴随着普洱茶海量交易,经常会给厂商造成供不应求的错觉。产品一旦供不应求茶商自然会扩充产能,一旦炒作停止茶商扩充的产能就会成为一个企业以及经销商的负担。

c.损害正常经营的经销商利益

炒作有个很关键的地方那就是经销商之间的串货。炒家通过某几个经销商走货,这些经销商又会从其他经销商那里串货。炒家炒茶带来的利润在一时间要超过以散片销售的经销商。这种情况就会像病毒一样蔓延,越来越多的经销商进入炒作链条。等到炒作褪去,这些经销商将面对没有散客生意又没有炒家进茶的危险局面。

有一利必有一弊,炒作作为普洱茶市场的一种特殊现象急需被正确的对待。当一款炒作茶出现的时候,茶企以及经销商都需要加以引导,不应为短期的利润而放弃原则。

普洱茶投资分析:霉变效应

普洱茶投资分析:霉变效应

 中国普洱茶网讯(独家):几乎所有的普洱茶投资者都把越陈越香作为普洱茶升值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去买茶、存茶、交易茶。但笔者却认为越陈越香能改变的只是普洱茶的品质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普洱茶的价值。打个比方,大益可以说是最资深的普洱茶制造商吧。如果大益将某一个批次的普洱茶全部囤积起来,存放3-5年,然后再进行销售,敢问能比5年前增值多少?或者再退一步讲,把原料存在仓库里,陈化3-5年,再压制成茶饼出厂。那么这批茶饼又能比同年相同产地的原料制成的茶饼贵多少?任何投资品都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物以稀为贵。例如比较出名的97水蓝印,97水蓝印是勐海茶厂在1997年生产的一款7542茶饼,当时其产品定位是大众品饮茶。现如今,其单饼价格媲美同属大益生产的大白菜班章系列普洱茶。而造成97水蓝印身价倍增的最大功臣却是整个普洱茶行业最厌恶的霉菌。在2004年以前,普洱茶的市场地位极其低下,其价格低廉到大的茶商都不会将其摆上台面。那时候大部分的普洱茶,直接被茶商送进了肇庆的防空洞(当时普洱茶的存放地)。而普洱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就会霉变,而防空洞恰恰就是这样的环境。97水蓝印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问世的,这就意味着除了一小部分的97水蓝印被茶商放在店里批发零售以外,其余部分全部送进了肇庆的防空洞。结果留存到现在的97水蓝出现2种价格,干仓存放的97水蓝印价格一路飞升,而存放在肇庆防空洞发霉的97水蓝印无人问津。反过来想,如果97水蓝印没有霉变掉绝大部分,它还会有今天这样的市场地位么?反观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基本一到春末夏初,就是一年当中普洱茶升值最快的时候,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每年清明到夏初的这段时间里,正是广东地区一年当中湿度最高的时候。对于普洱茶来说,这也是容易霉变的季节。这直接导致了广东地区普洱茶藏家手中的普洱茶经常会大量发霉。对于普洱茶收藏来说,一旦普洱茶发霉,作为藏家就不得不补仓,从而直接拉动市场普洱茶的销售。同时春末夏初也是普洱茶春茶上市的时间,两者相结合,共同造就了普洱茶每年的销售旺季。霉变是自然界中很正常的生物现象,虽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微生物认知的提高,霉变掉的普洱茶会越来越少。但是,只要霉菌存在,普洱茶就有可能发霉。凡事有利有弊,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遇到高温高湿的年份,也就意味着到了普洱茶最好赚钱的年份。

普洱茶投资分析:台地茶的未来

普洱茶投资分析:台地茶的未来

无论古树茶多么热,台地茶都是市场的主体。现在市面上很难见到台地茶,不过是因为挂着古树茶标签而已。台地茶产量巨大,古树茶产量稀少。无论包装怎么印都改变不了普洱茶市场台地茶是主流的事实。

无良的茶商会将台地茶冒充古树茶,有良心的茶商会注明生态茶、乔木茶等等。至于台地二字,我是从来没见过。这也说明当台地出现以后,茶瞬间就不值钱了。比如最出名的7542原料标明的是“勐海茶园肥壮茶菁为里,幼芽叶撒面”。

谈台地色变,台地又是普洱茶产品的主流。这应该算的上是现在普洱茶市场上的一个灰色玩笑。过去10年,普洱茶市场的宣传出现“尊古树、贬台地”的情况,这么多年过去了,长期的宣传之下台地茶俨然成为劣质茶的代名词。所以就连大益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不敢在其产品说明中印上台地二字。

在我看来,只有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的茶园所出产的茶叶才能被看作劣质原料。科学管理的生态茶园所生产出来的毛茶,应该属于普洱茶的中坚产品。毕竟古树茶的稀缺性是没有办法撑起整个普洱茶市场的。

普洱茶市场部应该是一个两极分化,非黑即白的市场。产品质量也应该从低级到高级依次递进。名山古树茶作为市场的高端产品,应该是稀缺且昂贵的。生态茶园所生产的原料应该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中端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产品的合理分布。

现在普洱茶要么便宜到9.9包邮,要么几千上万一片。假冒伪劣产品混迹于其中,倘若继续坚持“尊古树、贬台地”的方式,最后市场全部都会是“古树茶”,这离市场整体崩盘也就不远了。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投资分析:相对稀缺与绝对过剩的古树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与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