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已有四家六堡茶企业获“地理标志”

六堡茶 2024-01-18 00:55:36

六堡茶。

梧州市已有四家六堡茶企业获“地理标志”

不少茶友对于六堡茶并不陌生,但是对在外包装上贴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六堡茶却了解不多。记者近日从梧州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加贴国家地理标志的六堡茶产品,在质量上更有保障。据梧州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凡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六堡茶,其外包装上都贴有一个椭圆形的绿色标识,上面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字样。该负责人介绍,贴有标志的产品从种植到生产到销售都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品质检测,因此其质量有保障,口感更醇正。该标志的获得,需要专家组对六堡茶的历史渊源、质量特色、生产技术和管理,以及六堡茶质量特色,还有梧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质、洞穴陈化工艺和优势微生物种群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审查。据悉,只有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背景,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产品质量特色与茶树品种、自然因素关系紧密,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并且产品在生产全过程具有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保证,才能具备地理标志产品的基本要求。该负责人表示,从2011年以来,梧州市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专用标志的六堡茶生产企业有四家,分别是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延伸阅读

梧州市新增两家企业获准使用六堡茶专用标志

2015年1月4日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梧州市新增两家企业获准使用六堡茶专用标志。

2014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4年第140号公告,宣布自即日起对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苍松牌六堡茶、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芊河牌六堡茶给予注册登记,并准予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至此,梧州市获得使用“专用标志”的企业达6家、品牌8个,这6家企业的六堡茶产量已占全市总产量的70%。

据了解,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均为梧州市六堡茶龙头企业之一,分别在2013年9月、2014年2月提出了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梧州检验检疫局和市农业局专家组进行现场初审后,针对企业不足,梧州检验检疫部门先后五次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指导整改提高,如微生物检验室设计、检验仪器配备和选购、检验员培训、陈化车间完善、原料基地的管理等,保证了整改的质量,并于8月21日通过了由梧州市和广西检验检疫局组成的专家组的现场评审。

据悉,在2012年获得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三家企业,其产品加贴“专用标志”后,不但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如在2013年同等级、同规格、同包装的六堡茶产品,出厂批发价格增长3%至35%,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次两家企业获得保护并允许使用“专用标志”,将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有力推动六堡茶产业提质增效。

梧州市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工作启动

梧州市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工作启动

3月21日,记者从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梧州市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工作已经启动,已取得生产许可(QS)认证的六堡茶生产企业,可向该局提出使用申请。

使用专用标志须“三审”

早在2006年,梧州市就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并最终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去年3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公告,决定对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对六堡茶原料品种、栽培管理、采摘、加工、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在此期间,梧州市六堡茶产业蓬勃发展,至今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约5.8万亩,取得QS认证的六堡茶企业达到十多家,取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备案)资格的企业有两家,并有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据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到2010年,六堡茶品牌价值达8.3亿元,居全国第二十八位,列黑茶类第二位。

去年底,市政府发布《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目前,市政府已组建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申请使用流程:获得QS认证的六堡茶生产企业,可填写并提交专用标志使用申请书、自我评估报告、工商执照、产品全项目检测报告等资料,向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申请,并接受专用标志产品保护管理领导小组预审。申请企业预审合格后,将接受梧州及广西检验检疫局的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报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审查通过的企业,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证书。

工艺技术要求“一心一意”

虽然关于六堡茶的保护性政策措施不少,但相当部分生产企业并未加以充分利用。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吴平表示,梧州市获得QS认证的十多家六堡茶企业中,虽已有多家领取申请表进行填写及自我评估,但目前只有三家提交申请表、自我评估报告等。

吴平分析说,按照有关质量技术要求,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毛茶加工时需进行堆闷,这让一些企业犹豫不决。因为通常的茶叶加工工艺是在杀青、揉捻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干燥环节,依此制成的毛茶可加工成绿茶、花茶,也可加工成六堡茶。而经过堆闷之后的毛茶,其颜色、品质等都发生了改变,只能加工成六堡茶。

与此同时,精制加工时,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要求把握好渥堆、陈化两道工序。吴平介绍,渥堆发酵过程需适时翻堆散热,如果对堆温处理不当,茶叶可能出现闷馊味,影响品质。另外,陈化时需先将茶叶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5%至90%、温度在23℃至28℃、无异杂味的环境(洞穴)中陈化,然后移至仓库陈化。目前,部分新企业没有符合条件的洞穴作茶叶陈化处理,即便申报,也难以通过技术审核。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说,规范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使用和管理,可以保证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维护产品的声誉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六堡茶生产企业应转变观念意识,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创造条件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这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有力保障之一。

梧州三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 六堡茶更“得价”

梧州三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六堡茶更“得价”

2011年3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批准六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六堡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

2012年8月至11月,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叶有限公司先后被批准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一年多后的今天,记者从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上述三家企业在使用该地理标志后,自身六堡茶的知名度持续提升,茶业的出厂价也大幅上涨。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一鸣看来,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就是产品正宗、口味纯正的官方质量认证。此外,在与马来西亚等国际贸易中有识别、广告、促销和受惠等功能和作用。

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在购买加贴有“专用标志“的六堡茶产品后,只要揭开”专用标志”表层,即可看到一组16位数字,然后通过上网、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查询,即可自动与系统数据库中的储存信息进行比对,鉴别该产品的真伪。

据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标志使用情况反映,2013年与2012年相比,同规格、同等级、同包装的产品,其出厂批发价增长了10%至35%。此外,梧州茶厂方面表示,其茶品出厂批发价也收获3%至7%的增长。

促使企业升级改造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截至目前,全市有31家企业具备六堡茶生产许可证。然而,只有三家具备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的资格。申请该资格必须有两个硬条件,分别是具有“洞穴陈化”和“微生物检验设备”。这两者的投入,都要求企业舍得花钱,升级改造自身的生产工艺。以梧州中茶为例,看似狭小的微生物检验室里,摆放着生化培养箱、无菌超静音工作台等高端设备,总价值达10万元。

梧州中茶国际贸易一部的苏志鸣表示,未来将加快六堡茶保健特性的研究力度,为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作准备。

梧州六堡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志提升声誉

梧州六堡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志提升声誉

8月27日,梧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农业局、市六堡茶研究院有关工作人员,来到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调研,了解该企业申请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情况,查找差距,指导帮助该公司准备各种申报材料,并就该公司在生产车间防虫设施、生产员工卫生意识、对茶叶有害微生物检验设备、检验人员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这是梧州市相关部门服务企业,做好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工作的一个例子。梧州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梧州市有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申请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为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维护六堡茶的声誉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细则》、《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检查,就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企业获许批准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据悉,今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及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的《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11.99亿元,居榜单部总排行第二十八位、黑茶类第二位。

三家企业获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使用权

三家企业获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使用权

11月9日,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向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颁发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牌匾。至此,梧州获得该标志使用权的企业达到3家。

2011年底,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随后市政府颁发了《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效应的推动下,今年六堡茶区域产业品牌价值达8.79亿元,与2010年相比,净增了2.06亿元。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市政府相关规定和要求,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提出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申请,并于今年10月17日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据了解,地理标志保护是一项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有效提升名特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广西检验检疫系统将立足自身职能要求和技术优势,支持、帮助梧州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促进梧州特色产品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标准荣获梧州市科技进步奖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荣获梧州市科技进步奖

2011年3月16日六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起草,梧州市相关管理部门及六堡茶龙头企业参加了起草,于2014年11月21日通过审定。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解决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六堡茶无标准的问题。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获得省级科技成果登记,表明其价值获得了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的承认。

近日,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2015年度梧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的决定》,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制定的DB/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荣获三等奖,这是首个获得梧州市科技进步奖的标准,也是该局主持制定的标准首次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奖。

根据2015年发布的《梧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和《梧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修订)》的规定,已获得批准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可以作为应用技术类成果申请梧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据悉,DB/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于2014年12月1日发布、2014年12月30日实施,已经先后获得梧州市级、广西省级科技成果登记。该标准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据了解,《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是首次制定发布的标准,其主要创新点有:一是该标准首次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1年第33号)与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的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成形成一个整体;二是标准重新规定了“六堡茶”的定义;三是标准增加“六堡茶毛茶”的定义;四是首次增加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的要求和生产记录保存时间的要求等。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解决了以前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标准的问题;二是解决了人们对六堡茶属于何种茶类认识不统一的问题;三是解决了人们对某些新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六堡茶生产企业在梧州范围内大力发展茶叶原料种植基地;二是促进六堡茶生产企业改善生产条件;三是促进六堡茶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自检自控的能力;四是促进六堡茶生产企业完善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五是促进了六堡茶产业发展升级。

据了解,梧州市的六堡茶产量从2014年的10500吨增至2015年的11200吨,产值从2014年的10.5亿元增至2015年的11.4亿元,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从2014年的13.82亿元增至2016年的15.79亿元,居中国茶叶品牌价值第二十八位、黑茶类第三位、广西第一位。至今,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资格的六堡茶企业有6家,均为行业龙头企业,其产量、产值均占六堡茶总量的70%以上,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成效显著。这表明该标准实施以来,较好地保证了六堡茶质量特色,提高了六堡茶质量水平,提升了六堡茶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对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其价值获得了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的承认。(吴平/作者单位: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首批六堡茶企业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首批六堡茶企业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记者7月30日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国家质检总局以2012年第100号公告批准了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茂圣”品牌成为六堡茶产业首批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企业品牌。这标志着我区六堡茶产业集群正式开启统一使用区域产业品牌,依靠标准化和国际有关知识产权协议走现代产业之路。

六堡茶是广西首个依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恢复昔日辉煌的民族精品,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刘红春认为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业化的经典案例。在清嘉庆年间(1801年),六堡茶就以“红、浓、陈、醇”和槟榔香等特征闻名于世,但到了2002年,六堡茶产业陷入困境,广西一度仅存2家生产企业,年总产量不足1000吨,年总产值不足2000万元。在广西检验检疫部门的建议下,2006年5月,梧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以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的六堡茶产业化工作。经过6年的发展,如今梧州已建成2个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2个专业化市场,六堡茶区域产业品牌公估价值达到了8.79亿元,在黑茶类列第2位。六堡茶一跃成为梧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两家企业通过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现场评审

两家企业通过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现场评审

评审组黄凯枫组长(正中)在见面会上宣读评审依据、程序、方法等事项

8月21日,广西检验检疫局组织梧州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科技局、质监局、工商局、工信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专家组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评审组,对梧州市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进行现场评审,最后评审组一致同意两家企业通过现场评审。

评审组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5年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细则》、《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评审范围包括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安全卫生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所涵盖的所有要素,对照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进行符合性审核。在见面会上,评审组听取两家企业负责人介绍申请地理标志保护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企业六堡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等情况,随后深入原料仓库、生产车间、微生物实验室等进行现场检查,调阅有关工艺、质量等记录,与有关人员交谈、测试、验证等,对生产企业茶叶基地管理、茶叶鲜叶采摘管理、初(精)制加工技术要求、企业自检自控能力等进行现场核查,最后有条件通过了现场评审。

据介绍,目前,梧州六堡茶生产已形成产业集群,并且入选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清单,有望成为广西第一个获得欧盟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六堡茶于2011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区域品牌价值已经达到12.39亿多元人民币,列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第29位、黑茶第3位。截至2014年7月,梧州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六堡茶企业35家,年产值超10亿元人民币,其中,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茶厂还获得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现场评审,将使梧州市获得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达到6家。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获批准发布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获批准发布

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苏彩和处长(主席台左)主持标准审定会

审定专家组与《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等三项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合影留念1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广西地方标准2014年第16号(总第95号)批准公告,批准《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项标准发布,并将于2014年12月30日实施。这标志着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据悉,这三个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3年第十五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3〕547号)下达的任务,其中《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是首次制定,而《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则是首次修订,这三个标准分别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个单位牵头起草,参加起草的还有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公司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银泰六堡茶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据了解,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主要依据《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质检总局2011年第33号)及其附件《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同时采纳了GXCIQ88-2003《六堡茶》和DB45/T581-2009《六堡茶》两标准中适用的内容;标准按照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写;还结合近年生产实践、检验数据等情况,进行了严格研究论证并召开多次讨论会进行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此外,《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的修订则最大程度地与《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相匹配、协调一致。这三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于2013年12月30日通过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后,共收集到4个单位或个人的提出的25条修改意见,经过全体起草单位的多次认真讨论,逐条研究,采纳或部分采纳了其中的多条意见,形成了标准送审稿。此外,有部分人士和单位通过多种方式提出了反对意见,意见主要聚焦在:一是反对将六堡茶属入“黑茶”类;二是建议将标准草案中六堡茶的“初制加工工艺流程”修改为“古法六堡茶加工工艺流程”;三是建议将标准草案中的“毛茶”修改为“古法六堡茶”。这些意见未被采纳。为消除其疑问,起草小组做了大量摆事实、讲道理的解析工作:一是起草小组与提出书面意见的人士和单位进行了四次座谈、沟通、协调,详尽说明不采纳的理由;二是通过对相关人士以市政协委员提案方式提出的类似意见以书面方式陈述不采纳的理由;三是对相关单位通过“梧州零距离问政”平台对提出的类似意见以书面方式陈述不采纳的理由;四是及时在茶叶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茶叶分类进展研究--兼论六堡茶的归属》、《〈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析疑》等论文进行全面的、理性的阐述解析。此外,为解决所谓“古法六堡茶”(或曰:六堡农家茶、六堡生茶)的出路问题,梧州市政府于2014年7月10日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并以《梧州市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第1次会议纪要》的方式决定为其另行制定专门标准。11月21日,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南宁组织组专家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个广西地方标准进行审定,7位专家们对3个标准送审稿以实事求是、一丝不拘、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了审查、质询,课题组对质询进行了逐一解答。专家组认为,标准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制定,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一致同意全部通过审定。有标准化专家说: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三个标准通过审定,并获得批准、发布、实施,标志着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的形成,对保护六堡茶质量特色,提高六堡茶质量水平,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标志着梧州掌握了六堡茶的话语权。

梧州市调研六堡茶地标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情况

梧州市调研六堡茶地标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情况

日前,梧州市相关工作人员来到天誉茶业有限公司调研,了解该企业申请使用六堡茶地标产品专用标志情况,查找差距,指导帮助该公司准备各种申报材料,并就该公司在生产车间防虫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这是梧州市相关部门服务企业,做好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申请工作的一个例子。梧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梧州市现有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申请使用六堡茶地标产品专用标志,为确保地标产品的质量,维护六堡茶的声誉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的要求,该部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检查,就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企业获批使用六堡茶地标产品专用标志。

据悉,今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及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的《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11.99亿元,居榜单总排行第28位、黑茶类第二位。

广西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到部分六堡茶企业调研产

3月25日下午,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到梧州部分六堡茶企业开展工作调研,并主持召开六堡茶产业发展座谈会,研究部署茶产业发展有关工作。

朱学庆先后到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调研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考察了解六堡茶加工制作、陈化仓储、微生物实验、营销推广等工作,听取企业负责人就六堡茶历史文化传承、培育种植、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并协调解决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问题。朱学庆说,近年来梧州市高度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六堡茶产业和重点茶企的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和产品价值稳步上升。

在随后召开的六堡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重点茶企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围绕六堡茶产业发展、制约瓶颈等进行发言,提出了许多助推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朱学庆认真听取发言,详细记录要点,不时插话询问,与企业家们共谋发展、共解难题。

朱学庆指出,六堡茶是梧州市的优势特色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与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相比,六堡茶在历史底蕴和茶叶品质上与它们不相上下,但在规模、产值、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梧州六堡茶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抢抓机遇、挖掘潜力,多措并举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茶企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共同努力、形成共识、抱团发展,合力推动六堡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朱学庆强调,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宣传、文化挖掘等方面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措施,夯实六堡茶产业发展基础。要进一步扩大六堡茶种植面积,力争在“十三五”用五年时间,使六堡茶种植面积比现有面积翻一番,产业综合产值超100亿元,同时抓好六堡茶核心种植区建设、标准化种植、优质品种保护等工作,整体提升六堡茶产业水平。要共同培育好六堡茶的文化品牌,围绕六堡茶历史文化元素、健康养生功能等,加强市场调研,强化标准建设、抓好品牌营造,不断提高六堡茶的知名度。要创新融资和营销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品牌策划营销手段,在模式、技术、形式上创新六堡茶公共品牌宣传,借助社会资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营销,全力打响六堡茶品牌。副市长荣志晓参加了座谈会。三三三精品推荐三三三江苏大闸蟹产地直

梧州苍梧、芊河两家企业获准使用六堡茶专用标志

梧州苍梧、芊河两家企业获准使用六堡茶专用标志

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4年第140号公告,宣布自即日起对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苍松牌六堡茶、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芊河牌六堡茶给予注册登记,并准予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这是梧州市第四批、第五和第六家获得使用此“专用标志”的企业。至此,获得使用“专用标志”的企业品牌达8个,这六家企业的六堡茶产量已占全市总产量的70%。

据了解,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均为梧州市六堡茶龙头企业之一,分别在去年2月、今年2月提出了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梧州检验检疫局和市农业局专家组进行现场初审后,指出该公司在原料基地建设、半成品陈化条件、产品的微生物检测能力等方面尚存在多项不足。此后,梧州检验检疫部门先后五次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指导整改提高,如微生物检验室设计、检验仪器配备和选购、检验员培训、陈化车间完善、原料基地的管理等,保证了整改的质量,并于8月21日通过了由梧州市和广西检验检疫局组成的专家组的现场评审。

据悉,在2012年获得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三家企业,其产品加贴“专用标志”后,不但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如在2013年同等级、同规格、同包装的六堡茶产品,出厂批发价格增长3%至35%,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次两家企业获得保护并允许使用“专用标志”,将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有力推动六堡茶产业提质增效。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梧州市已有四家六堡茶企业获“地理标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