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香港卫视在苍梧县拍摄六堡茶专题片
1月23日上午,香港卫视《说茶论道》栏目的摄影师们走进苍梧县六堡镇的茶山,拍摄传统工艺六堡茶专题,以期向香港观众展现六堡茶的魅力。《说茶论道》是香港卫视新开发的一档节目,专门介绍全国各地的知名茶类。
与六堡茶“一见钟情”
“我深爱六堡茶,所以选择六堡茶作为《说茶论道》首期节目,向香港人推荐。”节目组50多岁的制片人、导演杨祝铭笑着表示,虽然自己不是广西人,与六堡茶结缘的时间也不长,但却是“一见钟情”。
杨祝铭是一名走南闯北多年的电视制片人品过不少好茶。2012年6月的一天,他与好友一起品茗,第一次“亲密接触”六堡茶,就觉得自己被“迷倒”了。
说起当时的情形,他记忆犹新:“六堡茶口感特别。第一口品出了茶花香、第二口觉得有果香味、第三口居然品出了药香味。”
从此,杨祝铭成为了六堡茶的忠实“粉丝”。闲暇时间,他经常上网搜集关于六堡茶的信息,包括文字、视频。
如今,杨祝铭已是一名六堡茶资深人士了,说起六堡茶,头头是道。
六堡茶在香港知名度高
杨祝铭介绍,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近年来,六堡茶在香港的名气越来越响,越来越多香港人接受六堡茶,皆因“六堡茶”的谐音为“六保茶”。
不同的香港人对“六保”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但总结起来,多为“保肠胃、保肝脏、保心血管、保身体健康……”等。
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自己感冒了,他走进药房买药,但没有医生处方是不能拿到药的。药店的店员拿出了一包六堡茶,向他介绍喝六堡茶可以退热祛湿。
杨祝铭介绍,香港共有大大小小十余个电视台,但关于品茶、论茶的专门节目却不多。在香港卫视开办《说茶论道》栏目后,他认为,让香港人认识真正的六堡茶,自己义不容辞。
近期,杨祝铭联系上梧州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六堡茶拍摄寻根之旅终于成行。
据悉,拍摄结束之后,《说茶论道》节目工作人员将编排成1期30分钟的专题节目,通过香港卫视在3月1日晚21时30分至22时的黄金时段播出,次周三的18时至18时30分播出,内地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直播。
小编推荐
苍梧县积极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
苍梧县积极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
原标题:苍梧县积极抓好六堡茶和沙糖桔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苍梧县积极调整生产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抓好六堡茶和沙糖桔产业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县依托六堡茶原产地的优势,着力打造非遗纯手工农家茶品牌,并加大宣传力度,畅通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农民种茶积极性。从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加大对低产茶园的扶持,做好茶园低改工作,不断提高产量,做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与梧州市沟通,用活梧州市六堡茶基金,根据相关政策落实本地六堡茶企业补助资金,鼓励本地茶企收购、销售本地六堡茶,解决好销售渠道问题。下半年,我县将完成六堡茶园基地建设规划,并做好全县现有六堡茶园普查工作和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筹备工作,积极组建农业发展融资平台,促进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
我县不断加大沙糖桔黄龙病防控力度,建立植保机防队,在每次新梢期及时统一喷药2次防治木虱,控制和减缓黄龙病的蔓延。在沙糖桔生产重点镇附近建设集产品交易、分拣、物流、结算、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市场,使之成为桂东地区的砂糖桔销售集散地。建立“互联网+柑桔”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构建我县产地与市场的对接体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促进沙糖桔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增产增收。(李会鑫)
苍梧县召开六堡茶产业项目推进会
苍梧县召开六堡茶产业项目推进会
5月16日,苍梧县召开六堡茶产业项目推进会,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县长谢善高、县政协主席黄海平、县政协副主席曾庆梅,六堡镇主要领导,县农业局、茶业局、财政局、住建局、林业局、水利局、六堡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投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谢善高听取情况汇报后指出,前段时间,我县与深圳飞尚集团签订了六堡茶产业发展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需提供的各种用地要尽快落实好。9月份即将举办的六堡茶文化旅游节是提升我县知名度,进一步打响六堡茶品牌的好机会,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接待酒店的建设要马上着手开始前期相关工作,县国土部门要进行研究,从扶贫攻坚、乡村旅游、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着手,做好用地的供给。要增加新的垃圾场,6月底前要竣工,7月份要把垃圾处理完,为六堡茶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要做好六堡茶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有一至两家企业在六堡茶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开工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仓储建设等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六堡特色小镇建设的总规、控规等工作。水利部门要整合资金,把河道景观建设与河道整治结合起来。各部门、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努力把各项工作完成好。
黄海平在会上指出,特色小镇要加快申报,相关资料要加快完善。六堡茶种植方面,要尽快召集各镇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努力完成今年六堡茶种植任务。六堡特色小镇建设的项目要尽快确定,六堡茶文化旅游节项目要尽快敲定,旅游酒店建设、规划修编等工作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与会的各单位领导分别在会上提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下阶段工作推进提出了意见、建议。
苍梧县运用“生态+”模式升级六堡茶产业
苍梧县运用“生态+”模式升级六堡茶产业
近年来,苍梧县积极运用“生态+”模式,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优生态六堡茶产业发展,并使之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扶贫产业。目前,我县六堡茶种植面积6.73万亩,其中贫困村种植1000亩,贫困户种茶平均年收入约3000元。
“生态+基地建设”。以现代农业庄园建设、有机茶基地建设和出口茶叶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按照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要求,加强茶叶基地建设。目前,我县2.1万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0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已备案茶叶出口基地2000亩。
“生态+良种繁育”。2012年起,我县每年投入500万元扶持六堡茶良种繁育,加工技术研究,品牌创建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等,推进六堡茶产业化发展。
“生态+无公害茶产品”。我县制定了《苍梧县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办法》,推广无公害六堡茶生产技术,加强茶叶病虫害预测防治,并在六堡茶种植、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生态+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苍梧县古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选育项目”研究,已完成2015年的茶树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工作,收集苍梧县六堡镇古茶树种质资源样本50份,收集苍梧县狮寨镇古茶树种质资源样本21份。
“生态+名牌建设”。我县实施奖励政策,推进六堡茶名牌建设,形成苍梧县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的“苍松”牌、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芊河”牌等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六堡茶品牌。
“生态+茶文化旅游”。我县统筹推进六堡茶和旅游两大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促茶、茶旅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茶文化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倍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五一”期间,我县在六堡镇举办首届苍梧六堡茶文化旅游节暨梧州市“党旗领航·茶商扶贫”活动,吸引了3万多人参与,签约项目14个,引进投资金额8.2亿元。
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使六堡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县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六堡茶生产经营企业14家、微型企业45个、专业合作社62家,年产茶叶2382吨,产值近3亿元。六堡茶产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苏奕柏钟斌明梁宇)
普洱茶在香港
普洱茶在香港
普洱茶发源地在云南,然而将普洱茶以藏放转陈旧方式来品饮却是广东省一带、尤其是香港的传统。旧普洱茶不但作为港人的日常饮料,同时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及美洲各地,所以香港一地可以说是陈旧普洱茶的推广地。从前几年开始,报章媒体不断报导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减肥、抗癌、消血脂、排尿酸、降胆固醇等作用,更有一部《粉红女郎》的电视剧,因剧中有用普洱茶减肥的情节,从而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普洱茶热。生活在热带的人寿命往往不及寒带人长,香港地处热区,人均寿命却位于世界第二,人们认为这与他们普遍喝普洱茶有着密切的关系。港人年均茶叶消费量接近两公斤,是全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的近6倍,因此进入世界上10个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
香港茶肆曾有一联云:普洱铁观音松祷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在此联中,普洱茶位尊第一,这自然也说明了普洱茶在香港的受宠程度。据资料载,作为中国茶叶外销的重镇,香港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茶叶贸易关系。而在外销的茶叶中,以1998年为例,外销绿茶是2583.1吨,外销普洱茶和红茶达到了5211.5吨。目前香港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从云南销往香港的普洱茶已过万吨。全球普洱茶十杰、香港惜壶茶舍主人何景成表示,香港是内地普洱茶较大的消费市场。
香港著名美食家、茶博土蔡澜,1995年曾在《一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名叫《普洱颂》。该文在阐述了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缘由之后,笔锋一转,如此写道:“普洱茶已成为香港的文化,爱喝茶的人,到了欧美,数日不接触普洱茶,浑身不舒服。我每次出门,必备普洱。吃完来一杯,什么鬼佬垃圾餐都能接受。移民到国外的人,怀念起香港,普洱好像是他们的亲人,家中没有茶叶的话,定跑到唐人埠去喝上两杯……。”由此可见,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香港街头,入目皆“茶”字,茶行、茶庄、茶楼、茶室、茶寮、茶座、茶餐厅、凉茶铺……比比皆是。能有这般茶文化气象,显然也非一日之功,没有百年时间的造化是难以如此的。在香港,阮福所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应当改为:“港人尤重之”了。据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长、现居香港的陈文怀先生所著《港台茶事》一书载:“香港每年要销五六千吨普洱茶,平均每人每年差不多要喝一公斤,像蔡氏(蔡澜)这样的茶博士,每年没有上十公斤是过不了年的”。
苍梧县多举措鼓励支持种植六堡茶
苍梧县多举措鼓励支持种植六堡茶
苍梧县以获得“中国名茶之乡”为契机,通过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名牌战略等,大力发展六堡茶种植,做大六堡茶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达5.23万亩。
为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该县从2012年起,建立六堡茶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扶持六堡茶良种繁育,加工技术研究,品牌创建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2013年,该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落实扶持资金34.5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植六堡茶。
该县鼓励六堡茶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对2012年1月1日以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六堡茶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获得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的六堡茶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对形象包装设计既有六堡茶历史文化底蕴又反映时代精神的,给予3万元的奖励;对获得有机茶园认证的企业(合作社),给予一次性3万元奖励;对年产量500吨以上,综合税收达300-499万元的给予企业奖励5万元,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8万元。
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使六堡茶产业得到恢复性发展。目前,该县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六堡、狮寨、梨埠、木双、京南、岭脚等镇,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全县注册登记的六堡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有12家,六堡茶生产经营微型企业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9个,六堡茶注册商标有苍顺、苍松、六顶等12个,有5家茶叶企业通过了QS认证,5家茶叶企业被评为重点龙头企业。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
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成功举行
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成功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破解六堡茶产业发展难题,中共梧州市委组织部与市茶产业办联合组织相关部门、重点茶企,在浙江大学举办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下达的行动学习项目—-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主要内容之一。
本次培训班由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茶产业办主任叶剑强带队。邀请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先进茶区政府官员为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把脉支招。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茶产业办主任叶剑强在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讲到:我们选择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浙江大学举办这次专题培训班,是想利用国内高等院校的优质培训资源,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提高梧州市领导干部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的能力。
培训方式也real丰富:
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关于科技创新与茶产业永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茶产业转型升级,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政府怎样主导茶产业发展等知识的培训,并赴西湖梅家坞茶文化村、中国茶叶博物馆、艺福堂茶叶有限公司等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
培训班合影
难得的忙中抽空的“充电”学习机会,要努力学习呢!ಠ_ಠ大家都超级认真的哦!
行万里路来读书,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他们给我们的干部精英都上了怎样生动的课程呢?一起来看看吧( ̄▽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姜仁华老师
题目是:《我国茶叶消费增长潜力与消费趋势展望
—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例》,其内容主要分为:
一、当前茶叶发展现状
二、茶叶消费潜力分析
三、茶叶消费趋势展望
四、满足消费需求建议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岳飞老师
题目是:《茶文化与茶健康》,其中主要内容为:
第一部分中国茶产业(茶产业)
第二部分茶.茶之起源.茶之影响(茶文化)
第三部分茶之品质与健康成分(茶科技)
第四部分茶之保健作用及机理(茶健康)
第五部分科学饮茶(茶生活)
▲杭州问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列老师
题目是:《茶品牌互联网营销》,其内容主要分为:
茶叶品牌、互联网营销和品牌策划案例分析三方面内容。
▲杭州西湖商贸旅游局局长王建荣老师
题目为:《茶旅融合的实践与思考》,其主要内容为以下几方面:
一、茶业传承与创新
二、旅游体验加智慧
三、茶旅跨界促融合
四、梧州茶业之建议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张士康老师
题目为:《中国茶产业发展路径思考》,其中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茶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战略机遇期;
2.茶业发展基础在“传统”,突破在“现代”;
3.让茶产业从“红海”走向“蓝海”,实现茶产业发展优化突破;
4.利用“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开展茶业“价值创新”;
5.育壮“茶产业树”,创新动力源于“政产学研”联合引导;
6.茶界呼唤行业经营家。
▲新昌县常委常务副县长柴理明老师
题目是:《新昌县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其内容主要是:
介绍新昌县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新昌县政府是如何主导茶产业发展的。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庆超老师
题目是:《茶产业品牌战略规划》,其内容主要分为:
战略意义、他山之石和几点建议三个部分。
勤学好问,课后也积极与老师交流哦
更有现场参观学习和座谈学习
还有一丢丢参观花絮,在这里ヽ( ̄▽ ̄)ノ
参观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得拍一张纪念一下~
四桶茶叶揉捻机,也来体验一下
参观学习日常,前路风雨无阻!
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结业仪式
滴٩(๑>◡
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化发展壮大
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化发展壮大
近十年来,苍梧县六堡茶种植、加工、销售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六堡茶产业化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六堡、狮寨、梨埠、木双、京南、岭脚等镇,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全县注册登记的六堡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有12家,六堡茶生产经营微型企业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4个,六堡茶注册商标有苍顺、苍松、六顶、濡菲、芊河、金花六堡、茂圣、同堡源、鼎然、六玄、熹誉、臻誉等12个。
全县有5家茶叶企业通过了QS认证,5家茶叶企业被评为龙头企业,其中自治区级1家,市级3家,县级1家,3家企业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1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六堡茶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园在苍梧工业园区思乐堂片区,一期用地366亩,总投资3.2亿元,设计生产能力1.4万吨。产业园列入自治区2008年新开工重大项目和市级重大推进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已有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同堡源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苍梧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签约。目前,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研发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并已进入试产阶段,梧州同堡源茶业有限公司厂区进入室内装修阶段,苍梧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厂房已封顶,正在试产阶段,六堡茶展示区主体建设已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
据统计,六堡茶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的如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国饮杯”一等奖、省市级授予的“一等奖”、“金奖”等奖项超过50项。同时,六堡茶先后获得了“广西著名出口商品”,“广西著名商标”、“广西名优产品”、“广西十大(旅游)土特产品”、和“梧州三宝”等称号。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取获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名列梧州市第一位,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产茶县。2012年10月,中国茶叶学会经过对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化发展评定和审查,正式命名苍梧县为“中国名茶之乡”。六堡茶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苍梧县六堡镇:特色名镇名茶飘香
苍梧县六堡镇:特色名镇名茶飘香
六堡镇位于苍梧县北部,东邻梨埠镇,南与夏郢镇、旺甫镇接壤,西连狮寨镇,北与贺州市平桂区水口镇交界。六堡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该镇种植六堡茶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近年来,苍梧县委、县政府对六堡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把六堡茶生产列为农业优势产业来发展,先后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了六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狮寨、梨埠、沙头等9个镇93个行政村。到2011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六堡茶生产经营企业109家,经注册登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有27家,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茶场主要有11个,年产茶叶2382吨,年产值2.8亿元,成为广西重点产茶县。今年10月11日,苍梧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第三届“中国名茶之乡”。今年初,苍梧县启动六堡名镇建设,六堡镇将被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
龙头企业带动六堡茶种植
为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苍梧县在县城龙圩镇思乐堂建设苍梧六堡茶产业园,苍梧六堡茶产业园项目一期总规划用地366亩,其中展示区用地160多亩,加工区用地200多亩,目前已有三家企业落户园区。六堡茶加工区建成投产,将为推进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苍梧县发展六堡茶产业,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市场为龙头、龙头建基地、茶农搞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同时,通过林地合理流转,在大力开辟新茶园的同时,对老茶园进行修剪施肥、提纯复壮、中耕除草等方面的管理,六堡茶企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2009年以来,县政府在六堡镇建立六堡茶种苗基地、标准化茶园、培植龙头企业,扶持奖励等经费达2000多万元,苍梧六堡茶产业在健康轨道上快速发展。
六堡镇四柳村村民邓兆先是20世纪70年代的六堡茶厂职工,掌握了一整套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种植六堡茶已有三四十年历史。“近年来,苍梧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特别是今年启动了六堡名镇建设,种植六堡茶前景广阔,于是我又复垦、新种了几亩六堡茶。”“茶叶是越摘越多的,不采摘它就不发芽,产量就越少,所以一定要按时采摘,最好是选择‘一叶一芽’或‘两叶一芽’时采摘,这时采摘的茶叶质好价高。”说起种植茶叶,55岁的邓兆先娓娓道来。
四柳村另一位村民易海成原来是开办纸厂的,纸厂关闭后,他曾一度不知道做什么。后来,他看到村上很多人种植六堡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他也开始种植六堡茶。2008年至2009年,他共种下了六堡茶24亩,今年已开始有收益。他种茶的时间虽短,但他也积累了经验,他说:“种茶关键要做好茶园的除草,可以适当施一些有机肥,这样能提高茶叶产量,茶叶的品质也比较好。”
特色名镇发展茶文化旅游
苍梧县将六堡茶产业发展与六堡镇打造“广西特色生态名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投资一亿多元对六堡茶种植、六堡城镇基础设施、市场服务设施、旅游文化设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
“六堡镇目前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好机遇,一定要抓住六堡名镇建设的这一有利时机,把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把六堡镇建设好。”六堡镇党委书记覃水妹对以特色生态名镇为依托发展茶文化旅游充满信心。
为搞好特色生态名镇建设,六堡镇将建设具有瑶族风情的六堡茶文化广场,主要设施有六堡茶文化和民施特色文化的牌坊、雕塑、六堡茶文化展示馆,使其具有融合防汛、生态、景观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建筑,并对镇区的街道进行亮化绿化,六堡河将进行生态河道改造型河道。六堡镇镇区附近及周边茶叶种植村的道路建设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完善镇区排水系统,对镇区及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村庄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村庄环境,镇区主要道路路灯更换为LED路灯,街道绿化率达到100%。把六堡茶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以六堡河两岸的茶叶种植基地为中心区,规划建设茶文化旅游区,融茶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健身度假、农业观光、购物餐饮功能于一体,为六堡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和弘扬、推广六堡茶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苍梧县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 六堡镇将打造生态名镇
苍梧县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镇将打造生态名镇
为进一步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日前苍梧县出台《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力争将六堡茶产业培育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并打造“中国名茶之乡”。按照规划,苍梧将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六堡茶产销及加工基地。到2017年,力争全县六堡茶种植总面积达6万亩,六堡茶产量达1.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综合税收1亿元。
据了解,该县除建立六堡茶优良原种母本园和优良苗木繁育基地外,还加快原料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茶叶原料的品质和产量。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达3.8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达2.7万亩。此外,该县加强对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完善,大力推进茶叶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六堡茶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促进六堡茶生产加工标准化。同时,还建立六堡茶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六堡茶良种茶苗繁育、加工技术研究、六堡茶品牌创建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以文化支撑产业发展,是苍梧县扶持壮大六堡茶产业的一大新举措。为此,该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在六堡茶原产地六堡镇的茶叶基地开发六堡茶生态游、六堡茶农家乐,并在六堡镇建设舜帝天坛纪念公园,纪念这位逝于苍梧的人类杰出先祖,以此大力弘扬六堡茶文化,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参观。
今年,该县又将六堡茶产业化发展与六堡镇“特色生态名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计划以1000万元资金支持六堡镇的城镇基础设施、市场服务设施、旅游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倾力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把苍梧县打造成“中国名茶之乡”。
苍梧县六堡生态名镇建设特色初显
苍梧县六堡生态名镇建设特色初显
六堡生态特色名镇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图为当地整洁干净的镇区街道和融合茶文化和民族风的房屋、路灯装饰。梁萍摄
时下走进苍梧县六堡镇,可以看到外墙和屋檐装饰风格统一的房屋立于整洁干净的镇区街道两旁,别具民族特色的木窗格和路灯点缀其中,充满六堡茶文化元素的配套装饰随处可见,呈现出一个风景怡然、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态家园。
去年以来,苍梧县六堡镇开展生态(农业)名镇建设,进行房屋外立面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和镇区街道的亮化、绿化等项目建设,使镇容镇貌焕然一新,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六堡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有着深厚的六堡茶文化底蕴,居住人口以汉族和瑶族为主。苍梧县根据当地的特色和优势,规划建设以六堡茶文化为核心,融入民族特色元素,建设茶文化民族风相融合的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县、镇两级通过加快建设原生态六堡茶苗圃基地和六堡茶标准示范园,统一房屋外墙立面装饰配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屋檐、艺术木窗格等形成突显地方特色建筑风格,精心设计路灯布置和绿化布置,在镇区建设环保压缩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开展远程教育广场、村屯教育远程站点、乡村学校少年宫、村级篮球场和沼气池等配套工程建设,完成镇区附近12.1公里道路改造建设等,全面有序推进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六堡生态特色名镇风格已初步呈现。当地不少居民表示,镇区环境改善带动了生活质量提高,也增强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为农民增收带来更多机遇。
苍梧县县长李彤华表示,今年是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建设的关键之年,年度计划投资1400多万元,把城乡风貌改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加快完成六山公路、茶厂区两侧村庄400多户房屋外立面改造以及1500亩高标准六堡茶生态示范园建设任务。同时,以充分体现六堡茶特色元素为总体要求,镇区三座桥梁将进行改造和维修,并在河道两岸建设拦河坝、护岸,统一街道两侧商铺广告牌、门店招牌风格,力争将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建设打造成为我市城镇化建设和“美丽梧州·清洁乡村”活动的示范品牌。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为进一步提高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县不断完善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办法,规范六堡茶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苍梧县突出重点,按照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集中力量,创办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采取行政推动、技术依托和质量监测等方式,努力达到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产品标识,并建立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档案及责任可追溯制度。
该县切实抓好无公害六堡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加强茶叶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并制定和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最佳用药时机。并大力推广使用诱虫灯、茶树黄板等无公害杀虫技术。此外,严把六堡茶储藏、包装和运输关,防止二次污染。
该县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六堡茶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执行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包括种苗、建园、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等标准。建立茶叶质量监测监督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都要建立自检室,确保产品质量。切实搞好无公害六堡茶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建立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产销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网络建设,提高无公害六堡茶开发、管理和营销水平,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香港卫视在苍梧县拍摄六堡茶专题片》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