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茶感官分级要求

碧螺春茶叶 2024-01-16 23:34:29

【 – 碧螺春茶叶】

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外形

外形

条索纤嫩,卷曲成螺状幼嫩匀齐,白毫显露

条索细嫩,卷曲成螺状,尚匀齐,白毫显露

条索细紧,卷曲成螺,尚匀整,白毫尚显

色泽

银绿隐翠润泽

银绿润泽

色泽绿翠

净度

无单叶,小黄片及茶类夹杂物

略有单叶及小黄片

含单叶,略含碎片

内质

汤色

嫩绿鲜艳

嫩绿明亮

清绿明亮

香气

清鲜的花果香或嫩香

嫩香持久

清香鲜爽

滋味

鲜醇回甘

鲜爽醇正

鲜浓纯正

叶底

幼嫩成朵,嫩绿匀齐明亮

细嫩成朵,黄绿明亮,略有单叶

含单片,芽叶匀称

茶叶知识

cY260.com编辑推荐

黄山毛峰茶感官分级要求

项目

雀舌

特一

特二

特三

一级

二级

三级

外形

外形

芽头肥壮形似雀舌

芽头肥壮微卷

芽叶肥壮稍卷

芽叶壮实卷曲

芽叶较肥嫩,卷曲

芽叶较嫩卷曲

芽叶尚嫩卷曲

色泽

嫩绿泛象牙色

嫩绿润

黄绿润

绿润

绿润

绿润

绿尚润

净度

匀齐

匀齐

匀齐

匀整

尚匀整

尚匀

欠匀

内质

汤色

淡黄清澈明亮

淡黄绿明亮

黄绿明亮

黄绿明亮

黄绿尚亮

绿明亮

绿明

香气

嫩香持久

嫩香

嫩香

清高

清香

尚清香

纯正

滋味

鲜爽回甘

鲜爽

鲜醇

醇爽

醇尚爽

醇和

尚醇和

叶底

嫩匀肥壮嫩绿明亮

嫩匀肥壮嫩绿明亮

嫩匀多芽黄绿明亮

嫩匀,黄绿亮

嫩尚匀绿亮

尚嫩匀黄绿

尚匀,黄绿

茶叶知识

西湖龙井茶感官分级要求

项目

特一

特二

特三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外形

形状

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秀

外形扁平光滑,匀整挺直

外形扁平光滑,匀齐挺直

外形扁平匀齐,有芽峰

外形扁平,匀齐

外形尚扁平,较狭长欠匀齐

外形尚平扁多狭长条欠匀齐

色泽

嫩绿光润

翠绿光润

嫩绿

绿润

尚绿润

尚绿

深绿

净度

匀净

匀净

匀净

尚净

尚净

尚净

内质

汤色

杏绿明亮

杏绿明亮

嫩绿明亮

黄绿明亮

黄绿尚亮

黄绿

黄绿欠明

香气

馥郁持久

高嫩持久

清高

清香

尚清香

纯正

尚纯

滋味

甘醇鲜爽

鲜醇

醇爽

醇和

尚醇

平和

稍粗

叶底

幼嫩成朵嫩绿明亮

细嫩成朵嫩绿明亮

嫩匀成朵嫩绿明亮

嫩匀,黄绿明亮

嫩尚匀黄绿尚明

尚嫩,黄绿

尚匀浅绿微黄

茶叶知识

洞庭碧螺春茶叶先容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以是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随手摘了几片茶叶,沏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以为“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今后成为年年纳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织莳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熏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自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莳植,令碧螺春茶独具自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形状慎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亮,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胃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

碧螺春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碧螺春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1、温度

碧螺春茶树属亚热带耐阴性多年生植物,小叶种茶树。喜温喜湿,要求年平均气温、生产期间月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1]。3月连续3 d以上日平均气温≥10 ℃时,茶芽萌动生长、鱼叶迅速展开;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茶芽、叶片生长加快,并抽出新梢;15~20 ℃时生长较快;20~30 ℃时生长最旺盛,但易老化,因而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说法。

2、水分

水是茶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茶叶相继采摘,需要连续地补充水分,因而茶叶生产中要求年降雨量在1 500 mm左右,月降雨量在100 mm以上;灌溉条件好的茶园,年降雨量在1 000 mm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3、光照

茶树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靠光合作用合成。光对茶树生长、茶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红光、黄光易被茶树吸收利用[3]。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生长的鲜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香浓味醇的绿茶。

4、灾害性天气影响

春季低温阴雨,盛夏高温少雨、干旱都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但在高温强日照条件下生长的鲜叶,多酚类含量较高。

5、碧螺春茶叶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苏州太湖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等气候特点。

碧螺春的分级依据

碧螺春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绿茶之一,其独特宜人花果香韵,以及鲜爽醇厚的风味令众多消费者亲睐。独特自然的产地环境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是造就碧螺春独特品质的重要因素。

碧螺春的产地环境

碧螺春的闻名固然与美丽的传说是分不开的,但是,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与精湛的采制工艺是它流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根本所在。碧螺春的茶乡,是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和西山,这里是风景旅游胜地,这里环境优美,果木茶树间作成园,生长茂盛。洞庭二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的分级

碧螺春一般分为7个等级,大体上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碧螺春的茶叶非常娇嫩,采摘必须及时和细致。从采、拣到制,三道工序都必须非常精细。只有细嫩的芽叶,巧夺天工的高超手艺,才能形成碧螺春的色、香、味形俱全的独特风格。

碧螺春的品质

细啜慢品碧螺春的花香果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洞庭东西山的茶园果圃之中,领略那“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真是其贵如珍,不可多得。

洞庭碧螺春和云南碧螺春

就洞庭碧螺春和云南碧螺春来说,一个产于洞庭湖,一个产于云南,所以这两种茶叶的产地是不同的,不过它们的加工工艺是一样的,具体如下:

洞庭碧螺春和云南碧螺春的产地区别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这里,太湖碧水,烟波浩渺。茶树与批把、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从果树枝叶中透过来的稀疏的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云南碧螺春

云南绿茶亦称“滇绿”。产于滇南的思茅、西双版纳、红河和滇西的临沧、保山、德宏、大理等地区的条形烘青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质容易泡出。

其干燥方法有炒干、烘干、晒干三种。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紧结条索,透发香气,增进色泽。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洞庭碧螺春和云南碧螺春的加工工艺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

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炒青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其炒制要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综上,洞庭碧螺春和云南碧螺春都是按照一样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只是它们的产地不同罢了。

十大名茶之洞庭碧螺春茶气概独具

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内情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显示,也是其他茶所不能对比的。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相传,洞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长出几株野茶。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采摘,以作自饮。有一年,茶树长得稀奇兴隆,人们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放在怀中,茶受到怀中热气熏蒸,奇异香气忽发,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公进“吓煞人香”茶,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但觉名称不雅,遂题名“碧螺春”。

太湖辽阔,碧水涟漪,烟波浩渺。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东山是犹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相隔几公里、屹立湖中的岛屿,西山天气温顺,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情况,加之采摘精致,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内情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显示,也是其他茶所不能对比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满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竣事,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举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样平常是早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欠好的茶片,下昼至晚上炒茶。现在大多仍接纳手工方式炒制,其工艺历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统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要害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洞庭碧螺春茶气概独具,驰名中外,常用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物,它不仅脱销于国内市场,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

洞庭山碧螺春的食用

长期来,许多人只知"喝茶"而不知"吃茶",平时饮用的只是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而这些物质仅占茶叶干重的40%左右,大部分为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有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物质、果胶、淀粉、脂溶性维生素等。

据有关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对人体具有特殊的营养补充作用,其中食物纤维还能预防大肠癌。茶叶中这种食物纤维平均含量是12%。另外,尽管茶中不含维生素A,却含有进入人体内产生与维生素A同等功效的胡萝卜素,其含量约是胡萝卜的10倍,科学表明它具有防癌作用。含预防衰老的维生素E也较多,但这两种维生素都是脂溶性的难以溶入开水中。所以在饮用时都没有被利用,而随茶渣一起被浪费掉。尤其是像碧螺春这样优质名贵的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应充分加以开发应用,如直接添加到食品当中去等等。

另外,由于习惯嗜好不同,有部分人不爱饮茶,但他们又期望也能充分享受茶叶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所以,将茶叶添加到食品中去制成各种保健食品或菜肴,不仅能改善食品(菜肴)的风味;而且已成为一种需要和可能,使更多的人通过日常饮食的摄入,享受到茶的多种保健功能。由于碧螺春茶特别细嫩,加入菜肴或食品后,就会使之更加清香可口,色鲜味美。

洞庭碧螺春的等级标准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俗称一棋一xxx芽似xxx叶如旗)炒制,改为单芽。

特二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二级: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三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

特级:炒青价格低,产期大约四月既雨前茶,此茶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一级炒青茶:外形尚成螺,色泽深绿。尚整,稍有青壳碎片,滋味尚纯正,汤色黄绿,叶底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

洞庭碧螺春冲泡方式

洞庭碧螺春冲泡

1.茶具的选用:

透明度佳的玻璃杯是冲泡绿茶的首选,尤其是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细嫩的名贵绿茶。除玻璃杯外,白瓷茶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瓷茶具造型更为雅致,托在手中手感细腻,比玻璃杯更易于保温。

2.水温的控制:

冲泡绿茶最相宜的水温在85℃左右,凭据冲泡方式及茶叶品种、时节、鲜嫩水平的差别,水温可适当调整。水温太高不利于实时散热,茶汤会被闷得泛黄,口感苦涩,带熟汤之气。冲泡两次之后水温可适当提高。

3.冲泡三法:

冲泡绿茶有3种常用的方式,即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加入足量热水,待水温适度时放入茶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异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在水温70℃时再投放。中投法是在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稍加摇动使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再注至七分满热水。此法也适合较为细嫩的茶叶。下投法与前两种差别,它是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内倒入足量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样平常绿茶。

4.冲泡次数:

冲泡品饮绿茶以前三次冲泡为最佳,至第三泡之后滋味已经最先变淡。

碧螺春产地“洞庭东山”

洞庭东山位于苏州郊外40公里的太湖之群,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东山是伸展于太湖东首的一座长条形半岛,因其在太湖洞山与庭山以东而得名洞庭东山,也称为东洞庭山,古称莫厘山、胥母山。主峰莫厘峰是太湖72峰中第二大峰,海拔293.5米,其山脉呈鱼龙脊背状,绵延起伏,气势雄伟。东面与渡村镇相接,其余临湖。西与西山岛、南与浙江湖州、东南与吴江隔湖相望。东山镇还辖有太湖中三山、泽山、厥山、连柱山、南剑壶、北剑壶、余山、小浮子山、孤亭、余洲、小雷山等大小岛屿11个。

洞庭东山民敦物阜。丰富的资源蕴含了众多的名优花果特产,诸如名茶碧螺春、白沙枇杷、乌紫杨梅、大佛手白果、水晶石榴、水蜜桃、牛心柿、青梅、柑桔、白核枣、李等等,素有“洞庭十八熟”之彦。还有闻名于世额太湖三宝(三白),即白鱼、白虾、银鱼以及白毛金爪的太湖大闸蟹、太湖水晶虾、青虾等等。

东山镇是典型的江南古镇,苏州市旅游名镇。自古以来,它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秀美的湖光山色,以及众多名胜古迹、珍贵文物,使人流连忘返。东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为太湖风景名胜13个景区之一,是以花果丛林、自然风光和元、明、清古建筑,以及有长江流域古文化的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等众多山水风景和悠久人文历史景观的旅游胜地。

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三山岛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发现,可知1万余年前这里就已有人迹。迨夏禹治水,底定震泽传为美谈。春秋时期,这里就已是吴王及其权贵的游猎娱乐场所。唐、宋、元、明、清的历代大官僚、大商人、大财主都在东山大兴土木,建造了为数众多的厅堂、楼台等豪华建筑,并形成了衣冠礼乐、博彩人文的大邑之风和众多的名胜景观、文物古迹,吸引着历朝文人名士邀游览胜。

清之前,东山名胜景点虽遍及全境,但向无景名。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翁?《县区志》中才有首举“东山十景”:丰圻探梅、武峰桃浪、白沙卢橘、葑山?荷、翠峰松径、仙峤枫叶、化龙飞泉、寒山落照、菱湖秋月、莫厘积雪。至乾隆五十年(1785)曾任太湖厅司李程思乐(字前川、汉阳人)又记太湖名胜云“东山八景”:莫厘远眺、西坞闲行、蓼溪桑市、葑山荷坊、秋街玩月、翠峰登高、长崎探梅、太湖归帆。

两者相距不足百年,而景观已有不同。今又历200余年的悠长岁月,沧海桑田,变化甚大,有的已不存,有的已变换,有的为新增。今日东山名胜景点已有很大发展,现有九大景区:莫厘峰景区、紫金庵景区、龙头山景区、杨湾景区、长圻景区、三山岛景区、陆巷景区、滨湖景区、市镇景区,37处景点:莫厘峰、雨花禅院、雨花胜境、紫金庵、西坞闲行、葑山寺、蛇王庙、路文贞公祠、杨湾古街、轩辕宫、明善唐、灵源寺、震泽底定桥、长圻咀、铜鼓山、碧云洞、三山岛、陆巷古村、含谷山、化龙池、王鏊墓、东山宾馆、启园、柳毅井和白马庙、余山岛、滨湖风光、雕花大楼、将军街、洞庭苑、,2000年到东山旅游者达到60万人次。

洞庭碧螺春也爱红茶

洞庭碧螺春也爱红茶,碧螺春红茶的制作其实也不新鲜,早年生产队那会就生产碧螺春碎红茶。

吴门洞庭红,以碧螺春为茶本制作红茶,其实是用一种通俗、温婉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苏州、感受山水太湖的味道。看似别出一格,却是承袭碧螺春的传统;看似乖张,其实谦逊而充满诚意。

茶叶选择充分吸收太湖春天阳光雨露的碧螺春,经过发酵之后,犹如葡萄酒一样,将苏州、将太湖的味道浓缩得更加香醇,入口醇和甘甜,于肠胃又多有裨益;更因为易于保存,无需讲究绿茶的新鲜与时令,继而一年四季都可以喝到这样的滋味。

冲泡八道程序:

1、茶事俱备(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山水之姿(观茶):轻轻取出茶叶,观其形,闻其香。

3、如梦如幻(落茶):把茶(洞庭红)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4、沐淋甘泉(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5、兰香宜人(闻茶):翻开瓯盖,细闻瓯盖上散发的怡人清香,舒畅身心。

6、金汤映眼(倒茶):将明亮清澈的茶汤从瓯杯倒入茶碗中。

7、游山玩水(点茶):细分若干小杯,敬奉宾客。

8、畅叙幽情(品茶):趁热品尝,小啜慢饮,细品碧螺春所制红茶之神韵。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洞庭碧螺春茶感官分级要求》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碧螺春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