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湿气的花茶】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贡献:“不如抛却去寻春”
这个故事典出于《柳亭诗话》。宋代理学家朱熹写了首诗:
川原红绿一时新,
暮雨朝晴更可人。
书册埋头何日了,
不如抛却去寻春。
陆象山听到这首诗高兴地说:“元晦(朱熹字元晦)到现在总算是觉悟了!”
禅宗认为,对禅的追求,不应是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埋在古籍中,而应当是到大自然中去。中国茶道特别崇尚亲近自然,观照自然,顺应自然,复归自然。因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佛理智慧的显现。“青青翠竹,尽是真如(佛法的真谛);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的无量智慧)。从大自然中悟道的例子很多。
灵云志勤禅师见桃花而开悟,悟后有一偈:
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一位无名女尼见梅花而开悟,悟后有一偈: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对于禅者和茶人,大自然永远具有无可替代的魅力,无论花开花落,月缺月圆,也无论春日燕语,夏夜蛙鸣,大自然总能用它的声色启迪人的灵性。“不如抛却去寻春”吧!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佛教对中国茶道的贡献: “不如抛却去寻春”》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1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去湿气的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