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普洱茶产地特点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所以可以说普洱茶产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内,那你可知普洱茶产地特点?就是因为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才能产出色、香、味醇厚的茶,一起来看看本文的介绍。
普洱茶产地云南省的特点是,属青藏高原的南延部份,全省海拔高度相差很大。云南地形大势,西北高,东南低。陆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逐层降低,平均每公里下降六米,故云南的农田几乎全属梯田。云南大小河流有六百多条,重要的有一百八十多条,云南有「立体气侯」的特点,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之说。一省兼有热、温、寒三带气候,成了全国气候缩影。云南气侯虽然多样,但大部份地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云南大部份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一千至两千毫米。雨季干季分明,雨季多在五至十月,冬春两季少有雨水为干季。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94%多的面积是山地,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气候大致与地形相对应。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著名的滇金丝猴就出没于此。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叫做孟湾季风。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在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太平洋季风的主要作用是推动雨带北移,而降雨的水分来自于印度洋季风。)
云南可以说是一个风景迷人的世外桃源,而云南是普洱茶产地,就因为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普洱茶成为国家具备地理性标志的茶品。
cY260.com编辑推荐
劣质普洱茶的特点
普洱茶品质主要由”外形”和”内质”两方面构成。
“外形”,指未浸泡之前,保持自然状态的普洱茶的形态,主要从”条索形状”、”老嫩程度”、”色泽特点”、”气味类型”进行比较鉴别。
“内质”,指开汤(冲泡)以后茶叶所表现出来的品味特点。一般从气味、汤色、滋味、叶底(茶渣)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1)条索松泡、轻薄、扁曲、刺手、断碎多者;
(2)茶条芽毫少、芽叶瘦小,老嫩混杂者;
(3)茶条色泽泛黄、枯、暗、斑杂、色呆滞不润者;
(4)干嗅气味透粗老(干稻草味)、”熟闷气”、霉味、杂有烟、焦、馊、酸和其它杂异气味者;
(5)冲泡后热嗅气味杂异、香味不纯、短滞、低闷,香气持续时间短者;
(6)热看茶汤色泽呆滞浑浊、亮度差者;
(7)滋味淡薄、漂浅无味,恶苦、钝涩,无回甘生津者;
(8)叶底(茶渣)少芽、多茶梗、色斑杂、质地硬脆、长短大小不均匀者;
(9)混入非茶类夹杂物者。
普洱茶的产地
一、古代普洱茶产地
古代普洱茶产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和普洱市一带。古“六大茶山之于普洱茶。名冠世界。不用多解释。但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在要准确定位某某山。确不是易事。其它的。我们应该知道更多的普洱茶区。它们是幕后英雄。产品名遍天下。自己似乎默默无闻。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下古代六大茶山:
1、易武山:据口碑流传及易武《茶祖史话》记载。易武茶始于公元225年左右。为了营运茶叶、货物、人员往来方便。除每年发动群众整修从倚邦、易武两个主要集散地向外辐射的大道小路外。在道光年间还集资修筑易武为起点。经漫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青石板运茶大道。宽2—3米。长240余公里。20世纪90年代后期称青石茶马古道。在青石板茶马古道经过的磨者河上先后架设有永安桥、圆功桥、承天桥。只可惜在2002年7月5日特大洪峰中把剩下的最后一座石拱桥(承天桥)冲毁。
2、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
3、革登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4、倚邦古茶山: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
5、蛮砖古茶山: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蛮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6、曼撒古茶山:曼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担。采茶季节要雇用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二、近代普洱茶产地
明清以后。普洱茶产地随着其繁荣而不断扩大。除西双版纳。普洱两地(州)外。临沧、大理、昆明等地也相继成为普洱茶的产地。
三、现代普洱茶产地
1973年以后。产地扩大至昆明、大理、临沧、红河、德宏。甚至省外和国外。古六大茶山。就西双版纳来说。澜沧江以北的以易武为中心的地区称为“江内。南以佛海为中心的为“江外。江北江南各有六大茶山。虽然传统的江内六大茶山包括易武、倚邦、革登、莽芝、蛮砖、曼撒和攸乐。但江外的布朗、巴达。南糯、景迈古茶山(澜沧县)等地茶产量高于江内。云南其他地区也开始引种茶。
现如今。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永德等地。野茶树(包括栽培型野茶树)又名普洱茶。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茶树王。为较大的植株。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如不加强管护。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随着云南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剧缩减。同时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野茶树也日益减少。
锡兰红茶产地特点锡兰红茶品质特点
如今,斯里兰卡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红茶出口国和第四大红茶生产国。这一番成就除了100多年前的那一次播种,还得归功于斯里兰卡的热带气候。终年如夏,炎热多雨,地理环境及山野气候极其适合茶叶生长,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高品质的“锡兰红茶”闻名于世。具体的特点如下!
锡兰红茶产地特点
斯里兰卡茶叶是主要经济作物,每年能生产大约25万吨的茶叶,但是茶叶种植地只是岛国的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常年云雾弥漫,冬季吹送的东北季风带来雨量,夏季西南季风送雨,不同的海拔高度分为高地茶、中段茶和低地茶三类。
锡兰红茶是一种统称,有六个产区,包括乌瓦UVA、乌达普沙拉瓦UdaPussellawa、努瓦纳艾利NuwaraEliya、卢哈纳Ruhuna、坎迪Kandy、迪不拉Dimbula,每个产地具体的生长情况比如海拔高度、环境气候都不一样,所以茶叶有不同的特色。
锡兰红茶品质特点
1、独具特色
锡兰红茶最早通过英国传入香港,后来发展出了具有香港特色的当地饮料,比如丝袜奶茶和鸳鸯红茶。
2、钠含量低
锡兰红茶钠含量低,这种茶对于血压高、需摄取少量钠的人来说是最适合的茶饮品。
3、口感好
锡兰红茶口感很好,茶味香醇,并且还有保健功效,锡兰红茶有很强的抗菌能力,还可以降血糖血脂,有抗氧化功效,多喝红茶还可以抗衰老、强身健体,用锡兰红茶漱口还能预防蛀牙,有利于口腔健康。
锡兰红茶的价格特点
锡兰红茶属于进口茶,价格肯定不会便宜,还分为散装和茶包,价格也不一样,还要看选择的分量,一般散装的大概30到50元一斤,茶包的话也是几十元不等。
锡兰红茶怎么喝
锡兰红茶和其它茶也是一样用水冲泡,不过一定要用纯净水或者是山泉水煮沸,这样冲泡出来的茶可以保证原有风味。如果是散装茶的话,选用带有滤网的茶壶,清洗后先放茶,再用沸水冲泡,泡到三分钟就可以开始饮用了。
袋装茶可以用杯子加水冲泡,盖上盖子泡上三分钟,冲泡好了把茶包拿出来,一个茶包冲泡一次为宜。锡兰红茶可以加牛奶或奶精,再加一点方糖,就在茶香里有着淡淡的奶香,滋味更丰富。也可以加适量的咖啡,就能调配出一杯鸳鸯茶,口感丝滑,茶味香浓。
锡兰红茶贮存要点
由于玛勃洛可公司出品的袋泡红茶有密封的小包装,不必担心会受潮,影响风味。当然,散装红茶在开罐后,每次取茶后应该盖严,最好放在阴凉的柜子里,不要与香烟、绿茶、油炸食物等同存一柜,以免串味。
综上所得,锡兰红茶作为产地海拔最高的茶叶,以芳香的气息和醇厚口感而闻名于世,被公认为斯里兰卡的茶中之王,过去英国皇室和贵族选择的就是这个品种的茶。冲泡后,汤色在瓷杯内壁显现一圈闪亮的金边!口感非常的好!
滇红功夫产地特点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在东经97&;ordm;—106&;ordm;,北纬21&;ordm;9′—29&;ordm;15′之间。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ordm;27′附近。这条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ordm;的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全省128个县有120个县产茶,23个重点茶产县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间。云南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ordm;—18℃之间,昼夜温差平均超过10℃以上。从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个月的茶叶。
云南六山五水构成山岭纵横,河谷渊深,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这种帚形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东南低,即可抵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入侵,又可接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温暖季风,随地形产生温度水平、垂直的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茶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
按地理位置,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四个州(地区),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风庆、云县、双江、临沧、昌宁等县,占滇红产量的90%以上。滇南茶区,是茶叶发源地,含思茅、西双版纳、文山、红河四个州(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2.7%,产量占全省的30.8%,滇红产于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
易武普洱茶的特点
易武普洱茶的特点
近几年普洱茶的热卖使得很多人喜欢普洱,热爱普洱茶。但普洱茶有很多种品牌,如大益、中茶、易武等,有人说易武普洱茶很多错,也有很多人喜欢易武普洱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易武普洱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易武普洱茶特点,一起来看看本文内容。
易武茶山(漫撒)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紧接老挝边境,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易武每年产野生茶约60吨,台地茶300吨,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乾隆年间(1736—1795),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成为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易武古镇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的山顶上,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源头和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瑞贡天朝”的殊荣而一度成为普洱茶的圣地。目前易武茶区栽培野生茶年产约六十吨,大多为人工矮化过的老茶树,树形并不很高大。基本是散种在山野树林之中,阳光漫射时间长,生态环境一流,应为易武茶香、甜、甘、润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易武曾作为贡茶,为减低大叶种的苦涩度,传统的手工做茶采用轻揉捻的方法减小其揉出物,故新茶滋味稍淡,但由于采用晒青的杀青工艺,保存了茶叶的活性,存放一段时间后茶汤的滋味较新茶更浓醇。茶叶边缘带有锯齿状,新品香扬水柔、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
易武普洱茶七大特点介绍:
1、汤色非常好看,明黄透亮。
2、味道,甘,甜,好的易武茶不应
该有涩的味道或者新茶时候有很轻微的涩味,水柔,挂杯持久,杯底留香,入口后各种味道马上散开使得人心旷神怡。
3、香气,香气足,透出一种甘香味,花果香味道。
4、口感,生茶中算是较多较滑的茶,虽然跟最滑的生茶比还差很远,但是易武茶的特点就是好在这一点。
5、陈放后,有的人说陈放后的易武没意思,本来已经不算浓郁,再放放会没味,其实陈放后的生易武,如果原料好,味道并不会很淡,尤其如果完全纯易武一种料配的茶,如果原料很不错的话,出来的茶韵是很好的。
6、冲泡,我个人简单的总结,没有详细去研究冲泡,因为感觉本身茶料好的话,即使拿个玻璃杯投几块茶片下去,都能沏出好茶,但是感觉易武茶不需要太过于热的水,如果投量为9-10克,85度水泡出来的茶好滑,很顺,而且苦涩味几乎没有。90度香气更浓,但是苦涩味稍微出来。
7、虽然很多都叫易武茶,但是每一个牌子,每一种制造方式,原料等等都可能出来效果、味道都不同,以上这款易武是来自纯手工石墨压制,全春茶一口料。
以上就是关于易武普洱茶特点的介绍,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提醒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同时根据自己习惯来选择相对应的产品。
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
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现如今工业发达,人工种植的茶普遍存在市场中,很多人追求野生普洱茶,以便来更好的体味普洱,健康养生。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野生普洱茶市场价格较高,真假难辨,营养价值与人工种植几乎相同,只是由于人们的心理作用都在追求野生普洱茶,下面就为大家说说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
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野生茶和栽培茶,是对茶树种性特征和不同生育环境表述的一个定义。所以,从茶树分类学角度来理解和诠释,“野茶”不是茶,不是人类几千年来所饮用的“茶”。它未通过人工驯化而并不适宜饮用,有的甚至还有微毒。据记载,1973年云南省曾经生产过一批紧茶销藏,由于其中拼配了野生茶,产品进藏后藏民反应饮用后出现血压不稳、头晕、拉肚子等不良症状,说明野生茶中含有一些不利于人体的成分。在西双版纳等古茶区的茶农,他们就没有饮用野生茶的历史,现在也不喝野茶。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有少量能饮用的野生茶,就片面地认为所有的野生茶都能饮用。
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野生茶有两个重要的价值;一、它是证明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的重要可行性依据之一。二、可以利用其遗传因素在茶叶育种方面进行研究。野生茶作为一种宝贵的种质资源,应当得到保护。现在有部分茶商为了利益炒作野生茶,导致茶农过度采摘野生茶,这对野生茶种质资源其实是一种损害。
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原云南省茶科所所长张顺高说:所谓野生茶是指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是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大量利用的茶树。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饮用的“茶”,在植物分类学里,被列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茶组被统一命名为“Camelliaslnensis(L)OKtze”,为全世界所采纳。茶组里有37个茶种,目前世界各国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组里的一个“种”,其染体多为二倍体(2n=30)。科学意义上的“野茶”,是农学里“茶系”以外的近缘茶树植物,没有经过人工驯化栽培的。它们不是人类广泛利用和饮用的“茶”。能否饮用,需待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只有经过人工驯化的茶,才能安全的饮用,真正的野茶是不宜饮用的,因为有毒。所以大家要走出野的误区,不是么什么野味都好。其实只要是西双版纳茶区的生态茶,品质都很好,当年风行满清朝野的古六大茶山的各类贡茶,在当时也就是台地茶(因为那时也才种下去几年)。关键是西双版纳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等综合因素决定了版纳茶的品质,而不是其他。
野生普洱茶有什么特点?以上就是关于野生普洱茶的介绍了,野生普洱茶虽然生长于天然的自然环境,未经过人的干扰,自然生长,但养生功效与人工种植相差甚微。常喝普洱茶,有助于健康,更能养生,提醒大家要理性消费。
梅占茶的产地及特点
作为安溪乌龙茶名种之一的梅占茶,原本在安溪被大量种植和出口,前几年却因为铁观音的耀眼光环而逐渐被淡忘。但是随着红茶和岩茶的大力推广和热销,适应性很强、香气独特的梅占又开始广为人知,成为岩茶和红茶中的名品并声名远播。梅占茶,真正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梅占茶原产于安溪芦田三洋,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前后,安溪三洋农民杨奕糖在百丈坪田里干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过此地,向杨讨饭,杨尽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赠送。杨把它种在“玉树厝”旁,精心培育,长得十分茂盛。采制成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消息一传开,大家争相品评,甚为赞赏,但叫不出茶名来。村里有个举人根据该茶开花似腊梅的特征,将其命名为梅占。此后三村五里广植扩种,就逐渐驰名各地。另一种是,清道光元年(1821)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时答不上来,抬头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巧取“梅占”为其茶名。
梅占植株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分枝较稀,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开花多,结实少。育芽能力强,芽梢生长迅速,但易于硬化。一年生长期7个月左右。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在不同产地能适应制各种茶类。已有10O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北部茶区,台湾省有引种。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全省和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苏、广西等省区有引种栽培。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4-1985。
梅占持嫩性较差,所以制作乌龙茶时应嫩采、重晒、轻摇,以使发酵充分,青辛味散发转为清香。它的品质特征: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梅占可加工白茶、红茶与绿茶,也需嫩采。制红茶亦为白琳工夫的高级原料。制成烘青绿茶白毛猴,品质亦佳。制成的红、绿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且滋味醇厚。
梅占在中国六大茶类中可谓左右逢源,不管做成什么茶都是品质上佳,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桂东玲珑茶的产地及特点
桂东玲珑茶是绿茶的一种,这种绿茶生长在我国湖南省的桂东县,是一种具有地域风貌的茶。桂东玲珑茶的味道是比较的醇厚的,有一种很浓郁的茶香味,是我国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名茶。桂东玲珑茶生产的地方叫做玲珑乡,也正因为这个地名,桂东玲珑茶有了这个称呼。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桂东玲珑茶的主要的生长环境。
1、产地分布
桂东玲珑茶原产于湖南桂东县清泉镇的铜锣村玲珑组,已在桥头、清泉两乡镇有大面积种植。
2、生长环境
桂东地处湖南的东南隅,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南端。东北靠万洋山,东南临渚广山,西有八面山。八面山的最高峰达2042米,境内山岭绵亘,千姿百态,溪流众多,遍及全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经常夜雨日晴,终年云雾缭绕。土壤为沙质壤土,结构疏松,深厚肥沃。
桂东玲珑茶产于湖南桂东铜罗乡的玲珑村。东地处湖南的东南隅,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南端。东北靠万洋山,东南临渚广山,西有八面山。八面山的最高峰达2042米,《桂东县志》云:“上有八面山,下有胸膛山,离天三尺三。”可见其山之高。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经常夜雨日晴,终年云雾缭绕。土壤为沙质壤土,结构疏松,深厚肥沃。“高山出好茶”,玲珑茶就生长在这美好的环境中。
饮后甘爽清凉,余味无穷,一经品尝,无不交口赞美。玲珑茶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5年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
桂东玲珑茶的特点
桂东玲珑茶是绿茶的一种,这种绿茶生长在我国湖南省的桂东县,是一种具有地域风貌的茶。桂东玲珑茶的味道是比较的醇厚的,有一种很浓郁的茶香味,是我国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名茶。桂东玲珑茶生产的地方叫做玲珑乡,也正因为这个地名,桂东玲珑茶有了这个称呼。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桂东玲珑茶的主要的特征。
绿茶及其特性
今天讲讲绿茶「建议收藏以供吹牛时用」
绿茶概况绿茶是历史最悠久的茶类
普洱茶的储存温度特点
普洱茶的储存温度特点
1、流通的空气
a: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但不能将普洱茶挂置在阳台上或阳光直射,这样放置的茶,茶气都给吹走、茶味都给吹散了,饮用起来感觉淡然无味。
b:要有适度流通的空气,但不能放于风口。
c:要注意周围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容易吸收异味,是会变味的。
d:不可以摆放于厨房中或其他有生活异味或工业异味的环境里。
2、恒定的温度
a:普洱茶放置的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温度应以当地环境为主,不用刻意地人为创造温度,正常的室内温度就好了,最好是长年保持在摄氏20—30度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
b:相对来说,春、夏、秋三季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无论什么时候,普洱茶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
3、适度的湿度
a:“现在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
b: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
c: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
d: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
e: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75%,所以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普洱茶的存放温度最好在20度到45度之间。
如果低于20底普洱茶的自然酶促作用就中止,高于60度的普洱茶的自然酶保作用就会抑制或停止,茶体内的自带水分被高温烘干流失了。
为了让茶叶基质处于最有效的熟成状态,就在是晒干燥的40度到50度之间的阳光温度最佳的情况。太高的温度也很容易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
关于普洱茶的产地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普洱茶的名称或因族名而成、或因地名而得。到了唐朝,普洱茶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生产,称为“普茶”;宋明时期,是中原逐渐认识普洱茶的时期,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到了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称:“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成为国礼赐给外国使者;末代皇帝溥仪说皇宫里“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清代学者阮福记载说: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师尤重之。清末明初,是普洱茶价格最高时期,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也就是说:当时的普洱茶好茶价格是银子(或金子)的两倍!民国至抗战之间,普洱茶又得到一定发展,很多这个时期的老字号茶还有遗存,我们现在喝起来口感气韵非常好,但因价格奇高,假冒者比比皆是。
抗战爆发直到新中国建立之间,云南整个茶业萧条荒芜;但解放后很长时期,云南的茶叶生产重视红茶、绿茶;并未继承发扬普洱茶优良传统;甚至大面积砍伐毁坏几百年的古茶园而取代种植无性繁殖的台地茶,七子饼茶的传统工艺中断近半个世纪;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流行之势从南洋港台传至广东,回及云南,再迅速影响全国,于是乎,跟风投机者甚众,假冒伪劣品时出;鱼龙混杂,乱云飞度;三五年间,暴热暴寒。值得庆幸的是,此期间传统的普洱茶传统工艺得到恢复,人们对普洱茶价值的认知、品质的的认知正在趋于理性。
详解安化黑茶的产地特点
1、区域:安化县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中游,是一个山区,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桃源、常德相连。其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0°43′07″至111°58′51″、北纬27°58′54″至28°38′37″(神秘文化带)之间。东西长123.764公里,南北宽73.461公里,总面积4950.25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
2、地理环境:地域东西长而南北短,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南北形成“V”型,东西形成“W”。境内群山连片,丘、岗、平地分布零散,山体切割强烈,溪谷发育,水系密度大。这种高山坡地,可开辟成熟土,栽种茶树,建成茶园。县内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3、气候:安化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10℃的年活动积温为5016℃,初终间隔日数为241天,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降雨量年平均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足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资江横贯县境中部,流程120.85公里,支流48条,流域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8%。在柘溪库区,由于大水体效应的影响,无霜期平均长达300天,冬暖夏凉,更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小青柑普洱茶的特点
小青柑普洱茶融合了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即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小青柑普洱茶。
小青柑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1、茶汤入口顺滑,透亮,呈酒红色,有的稍微比较淡一些。
2、放在房间内,满屋子飘香,放在一个袋子里,取出以后,就连袋子周围都是满满的清香味道。
3、除了香味、顺滑以外,汤色必须是清透的,没有任何杂味的。
4、融合度一定要好,泡好的茶汤以后,即不是柑味、也不是茶味,而是融合一起的柑茶味,让人说不出出柑还是茶,两者的融合度是非常好的。
小青柑普洱茶什么味道
口感清冽,回味面绵长,一入口稍有苦味,苦过回甘,别有一番风味。
一打开包装,就是一股清甜的香味扑鼻而来,很好闻,里面是两个金蛋蛋,很精致的感觉,之前一直不懂青柠为何物,原来是金桔,里面加了普洱,难怪那么香甜的气味。
小青柑普洱茶的功效特点
中医认为,青皮陈皮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理肝气、咽炎、消积化滞、保护心血管功效,与熟普茶结合后,其保健功效自然兼有两者的好处:具有健脾养胃、化痰止咳、降脂减肥、美容养颜、抗衰老等各种作用。
小青柑挥发油最多,微涩带酸,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青皮里的油酮类物质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起到扩张上呼吸道的作用,饮用可以改善慢性咽炎,抗雾霾,对鼻炎、感冒鼻塞有通畅呼吸的作用。
小青柑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陈越越香,因为内含物质不断转化所产生的最终结果。而小青柑也是具备这个特点的,3年以上的柑皮,药用价值非常好,如果达到10年的话,那么药用价值是更高的,并且随着陈放时间的变化,清香慢慢转变成了陈香,最后变为是樟香。
青柑和普洱茶的相互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融合为一体,最后保健价值就这样被彰显出来,所以说,青柑和普洱茶堪称是完美的结合。
普洱茶的十大特点
普洱茶的十大特点
普洱茶是有别于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乌龙茶)六大茶类的一种特种茶类,它有哪些特点呢?归纳起来,普洱茶有以下10大特点。
1、产地优越普洱茶产地主要有两处,一是毗邻澜沧江的临沧;另一个便是西双版纳州的六大茶山。普洱茶生长在这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不施农药的原始森林中,属于有机茶。普洱茶产区的茶树多与樟脑树混作,品质特优。
2、品种优良制作普洱茶的茶树品种是云南大叶种,又称乔木型的大叶种,素称普洱茶种,芽叶发得又大又嫩,白毫特多,内含的化学成分特别丰富,制出的茶叶香高味浓。
3、形状各异普洱茶除各种级别的散茶外,有小如丸药、糖果状、沱茶、紧茶、饼茶、方茶、牌匾茶、柱形茶、巨型圆饼、象棋、金瓜、金元宝等。
4、制作繁复制作普洱茶的鲜叶需经杀青、揉捻、晒干而成晒青茶,用晒青茶蒸压后,可制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经长期贮存陈化为自然陈化普洱茶。用晒青茶沤堆后发酵,制成熟普洱散茶和各种形状的紧压普洱茶。
5、越陈越香与六大茶类只有两年的保质期不同,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晒青茶自然陈化和经沤堆后发酵制成熟普洱茶后,有一个缓慢的发酵过程,逐步形成特有的陈香风格,陈香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较高。陈年老普洱茶,可产生令人着迷的枣香、荷香、参香和樟香。
6、饮法多样可泡饮、煮饮,可生熟混饮,可打酥油茶、盐巴茶等多种饮用方法。
7、久喝上瘾喜喝普洱茶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喝不知道,一喝离不了。”一喝上普洱茶后,就被普洱茶神秘的魅力所折服,再换喝其他茶就怎么也不够味了。这就是产生众多普洱茶“发烧友”的原因。
8、老少皆宜普洱茶性温和,是男女老少咸宜的饮料,春夏秋冬四季能饮,早、中、晚能饮,临睡前喝普洱茶,也不会影响睡眠。难怪喝普洱茶的地方流传这样一首谚语:“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天三盅,雷打不动。
9、收藏鉴赏普洱茶具有收藏鉴赏价值,可按形状收藏;可按年份收藏;可按产地收藏;可按生产的批次收藏;可收藏生普洱,也可收藏熟普洱。工艺品普洱茶还有鉴赏价值。难怪人们把普洱茶称为可以喝和收藏、拍卖的老古董。
10、有益健康普洱茶具有暖胃、健胃、助消化、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止人体血管硬化、防癌抗癌等功效。
冰岛普洱茶的三大特点
冰岛普洱茶的三大特点
勐库冰岛(当地人也称“丙岛”)是双江县著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种茶而闻名,是该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而普洱茶必须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茶才能称之为普洱茶,冰岛普洱茶具备三大特点,本文就将为大家介绍三大冰岛普洱茶的特点。普洱茶因独特的功效而被广告茶友所认知,主要是因为此茶所含的茶多酚高于一般茶叶,所以在功效上也略多于一般茶叶。
1、冰岛古茶山独特地理位置
冰岛普洱茶最大的特点属茶山位置最为吸引人,在这没有纯粹追求商业价值的开发商,没有繁华的集市,没有利欲熏心的茶农,茶树在这里自由生长,畅快呼吸,客观上也成就了茶山茶树的原生态品质。
冰岛普洱茶是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公弄村,主要分布在临沧市境内。是我国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4—30米,树幅3~12米,叶特大,叶形椭圆、长椭圆或呈卵圆,叶色绿或深绿,有光泽,叶面强度隆起,叶质柔软肥厚,部分革质。嫩芽黄绿色,肥壮,茸毛张显,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21.4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1.7%,茶多酚33.8%,咖啡碱4.1%,儿茶素总量18.2%,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2、冰岛普洱茶的品种特点
普洱茶来自生长在云雾高山的云南大叶种茶树,茶芽肥厚柔嫩,内含各种丰富物质,有益化学成份含量高,医疗保健功效强。据茶叶科学研究资料显示:云南大叶群体的水浸出物达48.75%;茶多酚32.5%;儿茶素总量179.54(mg/g)。与外地名茶相比,云南大叶种茶茶叶的水浸出物高出3~5个百分点,茶多酚高5~7个百分点,每克的儿茶素含量高出30~60mg。独特的优良原料,是形成普洱茶独特品质风格的物质基础。
3、冰岛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著名茶人邓时海先生以”香、甜、甘、苦、涩、津、气、陈”八字来概括普洱茶的品质。普洱茶品质最根本的特征出自于它是”能喝的古董”。茶叶一般来说都有要喝新鲜的,但普洱茶是茶叶中惟一有生命力的茶叶,它可以在自然中呼吸,在空气中持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醇,香气高锐持久,是云南大叶种特有的独特香型,它滋味浓烈,醇厚稳健,汤色红浓明亮,越陈越香,随着陈期的延伸,品质越佳。
以上就是关于三大冰岛普洱茶的特点进行介绍,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了解此茶有所帮助。同时建议大家喝茶要适量,也要注意一下饮茶时间,最好养成一个每天饮适量茶的习惯。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产地特点》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