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汤色清澈明亮,香气瑞则浓长、清则幽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武夷岩茶茶艺表演流程吧!
武夷岩茶茶艺表演流程
茶艺表演1、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茶艺表演2、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茶艺表演3、丝竹和鸣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茶艺表演4、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茶艺表演5、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茶艺表演6、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茶艺表演7、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茶艺表演8、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茶艺表演9、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茶艺表演10、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茶艺表演11、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茶艺表演12、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茶艺表演13、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茶艺表演14、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茶艺表演15、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茶艺表演16、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茶艺表演17、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茶艺表演18、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茶艺表演19、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茶艺表演20、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茶艺表演21、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茶艺表演22、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茶艺表演23、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茶艺表演24、自斟漫饮即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茶艺表演25、欣赏歌舞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茶艺表演26、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茶艺表演27、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岩茶不仅味道好,而且还具有明目益思、轻身耐老、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抗辐射、降三高等功效,是一种极好的养生保健茶。
精选阅读
武夷岩茶茶艺表演
武夷岩茶茶艺的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
二十七道茶艺如下:
1、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2、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3、丝竹和鸣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5、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6、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7、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8、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9、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10、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11、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2、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13、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6、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9、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20、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21、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22、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23、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24、自斟漫饮即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25、欣赏歌舞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26、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27、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岩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
信阳毛尖茶艺解说词,共有8个步骤!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极儒雅,极繁文缛节,贵族气十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信阳毛尖茶艺吧!
信阳毛尖茶艺解说词
(一)鉴赏佳茗
茶艺小姐用茶则从茶盒中取出毛尖置于赏茶盘中,因茶叶的直观性较强,现在由茶艺小姐以示各位来宾鉴赏干茶。
信阳毛尖是以鲜嫩茶芽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精制而成的,具有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的外形,是风格独特的绿茶珍品,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二)备器
看,我们的茶艺小姐已经在清洗玉手,为泡茶做好准备。
将倒置的玻璃杯,转动手腕,使杯口朝上,玻璃杯冲泡法更受快捷生活方式的人所欢迎,用玻璃杯泡茶欣赏名茶,具有独到之处,其名茶的茶汤姿色历历在目,可让你清清楚楚的看到杯中世界。
(三)洗杯、温杯洁器具
在茶杯中冲入适量开水,清洁茶杯,随后将水倒出,这一道也叫清洁茶具,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使饮茶者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好茶独得天地之精华,洗尽凡间尘埃。
(四)毛尖入杯吉祥意
现在茶艺小姐,用茶则将茶叶分别投入玻璃杯内,茶用量大约3克,信阳毛尖滋味讲究香醇浓厚,入乡随俗地说法就是:粗茶细喝、细茶粗喝。好茶投放量较多,投茶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一一投入,不违背茶圣洁的物性,以祈求给你带来更多的幸福。
(五)湿润毛尖露芳容
也叫初泡,初泡采用“回旋注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许,浸润茶芽,信阳人喝茶讲究“头道水,二道茶”,为了更清洁卫生,要把第一道茶倒掉,此又叫洗茶。浸润的茶芽已散发出缕缕的茶香,信阳毛尖以清香的花果香型而深受品茶爱好者的喜爱,俗称:鸦雀嘴、板栗香、绿豆汤。
(六)回青沏茶表敬意
茶艺小姐提举随手泡将水注入杯内,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雅称“凤凰三点头”。“凤凰三点头”喻意对客人的三次鞠躬。提壶高冲的同时,可使您观赏到新绿的茶芽翩翩起舞的仙姿,领略茶姑娘的风韵,现在缕缕茶香已经扑面而来。
(七)敬奉宾客一盏茶
请茶艺小姐为各位敬茶。请大家共享这清香的茶水。鲁迅先生说过:“有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茶是中国的骄傲,茶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我们是爱茶人,同是茶中人。
携新绿一杯,宾客共赏,评信阳毛尖之色、香、味,闻:香高馥郁、清爽沁入鼻息,观:芽尖碧绿,轻舒漫卷水底,品:绒毫细微,凭虚凌波于水面。
(八)观色、闻香、细品茶
下面请您先观汤色—清绿明亮,再闻香—香气清高、清香幽雅,最后品味—滋味鲜醇回甘,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结束语
最后,敬劝各位来宾“少吸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
乌龙茶茶艺的基本步骤,36个步骤成就一杯好茶!
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乌龙茶茶艺吧!
乌龙茶茶艺的步骤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以上就是关于乌龙茶茶艺的步骤的介绍了,但乌龙茶茶艺的步骤较为繁琐复杂,多用于表演,日常生活中茶友们可采用简单泡法产品乌龙茶!
云南滇红凤牌红茶茶艺表演音乐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中国的国粹,是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的国饮。今天我们来说说云南红茶,云南红茶简称滇红,而滇红中的著名代表品牌是凤牌滇红。凤牌是滇红集团旗下品牌。滇红集团始创于1939年,历时75载,数十年如一日的对品质的坚持,造就了凤牌在消费者口碑中的地位,“中华老字号”、“中国茶叶名牌”是对凤牌最好的肯定。
滇红功夫可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工夫茶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尤其适合茶艺表演,而茶艺表演一定少不了音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云南滇红凤牌红茶茶艺表演的音乐吧!
《梁祝》的音乐沁人心弦,梁祝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在这道茶艺中将借助红茶、相思梅和小金桔来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第一道程序洗净凡尘
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无悔的赤诚,爱是纯洁无暇心灵的碰撞,所以在冲泡之前,我们要特别细心地洗净每一件茶具,使它们像相爱的心一样一尘不染。
第二道程序喜遇知音
相传祝英台是一位好学不倦女子,她摆脱了封建世俗的偏见和家庭的束缚,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求学,在途中她与梁山伯相遇,他们一见如故,义结金兰,就好比茶人看到了好茶一样,一见钟情、一往情深。
第三道程序十八相送
十八相送讲的是梁祝分别时,十八里长亭,梁山伯送了祝英台一程又一程,两人难舍难分,恰似茶人投茶时的心情。
第四道程序相思血泪
冲泡正山小种红茶后倾出的茶汤红亮艳丽,像是晶莹璀璨的红宝石,更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思血泪,点点滴滴在倾述这古老而缠绵的爱情故事,点点滴滴打动着我们的心。
第五道程序楼台相会
把红茶、相思梅放入同一个壶中冲泡,相思梅与红茶在壶中相依偎、相融合,好比梁祝在楼台相会,两人心相印,情相融,升华成为芬芳甘美、醇和沁心得琼浆玉液。
第六道程序红豆送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我们用小金桔代替红豆,送上我们真诚的祝福,祝天上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所有的家庭美满、幸福。
第七道程序英灵化蝶
如果说闷茶时是爱的交融,那么出汤时则是茶性的涅槃,是灵魂的自由,是人心得解放。请看,倾泻而出的茶汤,像春泉飞瀑在吟唱,又像是激动的泪水在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请听,这茶汤入杯时声音如泣如诉,像是情人缠绵的耳语,又像是春燕在呢喃。
现在,我们用彩蝶双飞的手法,为大家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英灵化蝶、双飞双舞的动人景象。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飞久徘徊,梁祝真情化茶水,洒下人间都是爱。
第八道程序情满人间
现在我们将冲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梁祝虽千古,真情留人间,“洒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咽不下金波玉液噎满喉。”那是贾宝玉对爱情的伤怀,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自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情和爱。在我们眼里,杯中艳红的茶汤,凝聚着梁祝的真情,而杯中两粒鲜红的小金桔如两颗赤诚的心在碰撞。
希望大家能从这杯“碧血丹心”中品悟出妙不可言的滋味。
武夷岩茶的鉴别6步骤
1、武夷岩茶外观形状:
武夷岩茶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结稍细,惟水仙品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2、武夷岩茶外观色泽:
武夷岩茶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3、武夷岩茶冲次:
通常以能泡冲至五泡以上,茶之原有气味仍未变淡者为佳,最佳者“九泡有余香、十二泡有余味。”
4、武夷岩茶香气:
武夷岩茶为半发酵茶,具有绿茶这清香与红茶之熟香,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5、武夷岩茶汤色:
武夷岩茶汤色一般呈深橙黄色,清澈鲜丽,且须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6、武夷岩茶滋味:
武夷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短期可口。岩茶品质之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气味之优劣,韵味之醇淡厚。
7、武夷岩茶叶底:
良好之武夷岩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叶脉淡黄,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茶叶知识
武夷岩茶是什么茶武夷岩茶品种分类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具有显著的健胃养胃药理作用。大红袍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质温和,适合四季饮用,还有突出的健胃养胃功效,肠胃不好和寒气重的人可饮用。此外,还有防辐射和防日晒的作用。
铁罗汉
武夷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疗热病的功效,极受欢迎。
白鸡冠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白鸡冠树高1.75米,分枝颇多,该树叶色呈淡绿,嫩叶浅绿微黄,叶面开展,春稍顶芽微弯,茸毫显露似鸡冠。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水金龟
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1919~1920年间,为此树曾引起诉讼。
君山银针的茶艺表演
君山银针茶艺共分为十九道程序:
一、恭请上座:请各位茶友上座,耐心等待,静心欣赏。
二、芙蓉出水:茶叶是至纯至洁之物,君山银针乃茶之珍品,冲泡君山银针前先要用清澈透明的泉水清洗双手,纤纤玉指,犹如芙蓉出水。
三、生火煮泉:茶是灵魂之饮,水是生命之源,茶中有道,水中也有道,宜茶之水“五诀”为:“清、活、轻、甘、洌”。冲泡君山银针水温和水质都是有讲究的,山泉水为佳。
四、银针出山:君山银针需在每年的清明前后5天左右,采摘单一茶芽,经8道工序,历时72小时精制而成,每公斤君山银针大概需要5万个左右的茶芽。
五、银盘献瑞:看茶如观景,鉴茶如赏玉,各位茶友请欣赏:我们君山银针芽头壮实,紧结挺直,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
六、湘妃洒泪: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久去未归,其爱妃娥皇、女英寻夫至洞庭山,得知帝驾崩于九嶷山,悲痛欲绝,攀竹哭泣,泪染竹杆,逐成斑竹,不久,二妃忧郁成疾,不治身亡,葬于洞庭山上,由此,洞庭山改名为“君山”。
七、金玉满堂:将4至5克君山银针投入每个水晶玻璃杯中,金黄闪亮的茶芽徐徐降落杯底,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恰似洞庭湖中君山小岛的72座山峰,也寓意着各位茶友家庭幸福,生活甜美,金玉满堂。
八、气蒸云梦: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将水冲至七分满。玻璃杯上方的浓浓热气,象不象气蒸云梦?而杯中翻腾的沸水恰似洞庭湖水,惊涛拍岸,正是烟波震撼岳阳城。
九、风平浪静:当沸水冲入杯中后,用玻璃片将杯盖住,保持水温,有利于银针竖立。
十、雾锁洞庭:银针冲泡后,呈现八景奇观,因逐时变幻,需耐心等待,静心欣赏。正是杯中看茶舞,八景呈奇观。杯中的热气形成一团云雾,好象君山岛上长年云雾缭绕。
十一、雀舌含珠:茶芽含有空气,吸水产生气泡,微微张开的茶芽,形似雀鸟之舌。
十二、列队迎宾:茶芽整齐排列,悬浮水面,表示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茶友的到来。
十三、仙女下凡:茶芽吸水,缓缓降落,恰似天女散花,又似天降伞兵。
十四、三起三落:茶芽沉入杯底,瞬间变化,忽升忽降,“三起三落”,能起落的芽头为数并不多,一个芽头落而复起三次,更属罕见。
十五、春笋出土:这是银针最有观赏价值的一道景观,也是最后考验的一个阶段,茶芽竖立杯底,如雨后春笋。
十六、林海涛声:茶芽竖立杯底,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叠翠,妙趣横生,轻摇茶杯,茶芽摆动,“林海涛声”,隐约可闻。
十七、白鹤飞天:移去杯盖,一股蒸气从杯中升起,犹如一群白鹤升上天空。
十八、敬奉佳茗:将茶敬献给茶友。
十九、三啜甘露:口品茶之甘甜,回味茶汤“先苦后甜”的滋味,回想茶芽“三起三落”的现象,回韵景观“上下浮动”的奥理,领悟屈原“上下求索”的精神。
正山小种茶艺表演
要说到红茶,大家一定会想到正山小种红茶这个品种,它是我国福建武夷山的特产,在国际上曾一度将正山小种红茶推崇为中国最好的红茶,而正山小种的得名,还是来源于欧洲当时对武夷山的谐音而来,足以可见正山小种红茶的国际知名度有多高。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正山小种红茶茶艺表演的步骤!
正山小种红茶茶艺表演的步骤
主要用具:瓷质茶壶、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茶具在表演台上摆放好后,即可进行正山小种红茶茶艺表演。
1、”宝光”初现
正山小种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正山小种红茶。
2、清泉初沸
热水壶中用来冲泡的泉水经加热,微沸,壶中上浮的水泡,仿佛”蟹眼”已生。
3、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4、”王子”入宫
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正山小种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
5、悬壶高冲
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刚才初沸的水,此时已是”蟹眼已过鱼眼生”,正好用于冲泡。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6、分杯敬客
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
7、喜闻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闻香。
8、观赏汤色
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正山小种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
9、品味鲜爽
闻香观色后即可缓啜品饮。正山小种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与红碎茶浓强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10、再赏余韵
一泡之后,可再冲泡第二泡茶。
11、三品得趣
红茶通常可冲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12、收杯谢客
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正山小种红茶适于调饮。然清饮更难领略正山小种红茶先特殊的”祁门香”香气,领略其独特的内质、隽永的回味、明艳的汤色。总的来说,建议使用大壶或大杯冲泡,这样会更好地保持它的香味和滋味。有些茶,待茶汤冷后会出现苦味或涩感,而上好正山小种茶汤冷后,却会有甜味润口,且有耐泡、再浓也不苦的特点。一杯茶叶通常可冲泡8~10次。
大红袍茶艺表演解说词,二十六道流程收杯谢茶
大红袍是清代贡茶中的极品,乾隆皇帝在品饮了各地的贡茶后曾题诗评价说:“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颐。现在我们就请各位嘉宾“当回皇帝过把瘾,品嚷茶王大红袍”。下面大红袍茶艺表演解说词吧!
大红袍茶艺表演解说词
第一道:恭迎茶王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曲曲山迥转,峰峰水抱流,阴阳相激荡,和气满六合。在碧水丹山的良好生态环境中,所生产的大红袍“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品俱
岩骨花香之胜,。现在茶艺小姐正在为我们请出名满天下的茶王—大红袍。
第二道:焚香静气
茶须静品,香可通灵,冲泡品饮茶王,更要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我们焚香一敬天地,感谢上苍赐给我们延年益寿的灵芽;二敬祖先,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把灵芽变成了珍饮;三敬茶神,茶那赴汤蹈火、以身济世的精神我们一定会薪火相传。
第三道:涤净心源
在冲泡大红袍之前先要用泉水洗手。洗手时,洗掉的不仅是手上的灰尘,而且洗净了心中的凡尘,让自己的心变得纯洁、空灵,只有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泡出大红袍的神韵。
第四道:喜遇知已
这是请大家赏茶。清代乾隆皇帝在品饮了大红袍之后曾赋诗说:“武夷应喜添知己,清苦原来是一家。,这位嗜茶皇帝,不愧为大红袍的千古知音。大红袍外观“容貌如铁,资质刚劲,,确实不如一般的名茶那么娟秀,但是,内质却风味恬淡,饮之能使人的精魂不觉酒然而醒。现在请大家细细观赏名满天下的大红袍,并希望各位嘉宾也能像乾隆皇帝一样,成为大红袍的知已。
第五道:大彬沐淋
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制作的紫砂壶贵逾黄金,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在茶人眼里“水是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要冲泡大红袍这样的茶王,只有用大彬壶才能相配。
第六道:茶王入宫
即把大红袍请入茶壶
第七道:高山流水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有知音。这倾泻而下的热水,如武夷山的瀑布在鸣奏着大自然的乐章,请大家静心聆听,希望这高山流水能激起您心中的共鸣。
第八道:春风拂而
即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而泛起的白色泡沫,以便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第九道:乌龙入海
武夷山人品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其汤色呈亮丽的唬琅色,出汤时如皎龙吐水,我们把头一泡的茶汤用于烫杯或直接注入茶盘,称之为“乌龙入海”。
第十道:一帘幽梦
第二次冲入开水后,茶与水在壶中相依偎,相融合。这时,还要继续在壶的外部浇淋开水,以便让茶在滚烫的壶中,孕育出香,孕育出味,孕育出妙不可言的岩韵。这种神秘的感觉,恰似一帘幽梦。
第十一道:玉液移壶
冲泡大红袍最忌讳在壶中长久积汤,因为这样会使茶汤变得苦涩。我们通常要准备两把壶,一把用于泡茶,称为母壶;一把用于储存茶汤,称为子壶,把泡好的茶倒入子壶称之为“玉液移壶”。
第十二道:祥龙行雨
把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茶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第十三道:凤凰点头
当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改用点斟的手法,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我们向嘉宾们行礼致敬。
第十四道:敬献香茗
即把冲泡好的大红袍敬献给各位嘉宾。
第十五道:三龙护鼎
这是特杯的手式。三个手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名“三龙护鼎,,这样特杯既稳当又雅观。
第十六道:鉴赏双色
大红袍的茶汤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在观察时要注意欣赏茶水的颜色以及茶水在杯沿、杯中和杯底会呈现出明亮的金色光圈,所以称为鉴赏双色。
第十七道:细闭天香
大红袍的茶香锐则浓长、清则悠远,如梅之清逸,如兰之高雅,如熟果之甜润,如乳香之渴馨。诸多香型巧妙地混合在一起,飘渺不定,变化无穷,所以茶人们把这种茶香称之为“天香,。来,请大家细闭这妙不可言的大香。
第十八道:初品奇茗
即品头道茶。品头道茶时,我们在嚷入一小口茶汤后,不要急于咽下,而是用口吸气,让茶汤在口腔中流动并冲击舌而,以便精确地品嚷出这一泡茶的火功水平。看看是否“老火,或“生青,。
第十九道:再斟流霞
大红袍的茶汤橙红艳丽,在斟入杯中时如朝霞般流光滋彩,美妙动人,所以我们把第二次斟茶称之为再斟流霞。
第二十道:感受心香
在第二道茶中,大红袍的本香已完全显露了出来,大红袍的香包含了真香、兰香、清香和纯香。表里如一,日纯香;采撷适时,日清香;火候停均,日兰香;雨前神具,日真香。大红袍的香气沁人心脾,怡情悦志。乾隆皇帝闭茶香时,觉得如“古梅对我吹幽芬,。我们也只有带着丰富而浪漫的想像力,才能感受到大红袍的“心香”。
第二十一道:含英咀华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总结品饮武夷岩茶的经验时说,应“徐徐咀嘴而体贴之,。确实如此,品大红袍,我们应当像在口中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咀嘴,细细品味。你若能像对待至亲的亲人一样去体贴它,它一定会让你体会到意想不到的温柔。
第二十二道:三斟石乳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的贡茶。三斟石乳,即为嘉宾斟第三道茶
第二十三道:荡气迥肠
第三次闭香不再是用鼻子闭,而是从口腔大口地吸入茶气,然后把茶香从口腔逼入鼻腔再呼出,这样可以更精细地感受到大红袍茶香的特点。当地茶人把这种闭香的方法称之为“荡气迥肠”。
第二十四道:领略岩韵
大红袍生长于丹霞地貌的风化岩上,具有独特的岩韵。在品第三道茶时,我们全身的细胞已被头二道茶激活,再喝入这道茶汤,我们会感到舌本回味甘甜,齿烦回味甘醇,喉底回味甘爽,全身血脉舒张,有一股祥和温暖之气在经脉中律动,使人微微出汗,飘然欲仙。这种五体通泰,心灵畅适的绝妙感受就是“岩韵”。
第二十五道:游龙戏水
大红袍冲泡后的叶底肥厚菜软有丝绸光泽,最奇特的是叶底的周边呈暗红色,中间呈绿色,这称之为“绿叶红镶边,。因为茶叶在小茶杯中晃动,好像龙在游水,所以我们把这道程序称之“游龙戏水”。
第二十六道:收杯谢茶
我们的大红袍茶艺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的配合。祝大家的生活像大红袍一样芳香持久,回甘无穷。
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红茶茶艺,闽红茶艺
一、介绍茶具:茶艺六件,随手泡,茶六用、茶荷、茶船、紫砂壶、品茗杯、闻香杯。
二、嘉叶共赏(赏茶):首先观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鲜亮,条形秀丽。茶艺师观茶,意念把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皆聚于小小的茶荷之中。请大家观赏茶的外形。
三、孟臣净心(温壶):泡好一杯茶,要做到茶好、水好、火好、器好,叫做“四合其美”。明代制壶高手孟臣是著名的制壶大师,后时将上等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孟臣净心,是先将紫砂壶烫热。
四、高山流水(温杯):将温壶之水倒入品茗杯温杯。晶莹的水线上下起伏,连贯不断,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秀美的山水风景。坦洋入宫(投茶):将茶叶置于壶中。茶叶用量,视茶叶的紧密程度酌情放入紫砂壶中。
五、芳草回春(洗茶):温润泡,它的目的在于润泽香茗,使茶叶逐渐舒展,茶香呼之欲出。
六、分承香露(再次温杯):将温润泡的茶汤,倒入闻香杯中,分杯入杯。
七、悬壶高冲(正式冲泡):好茶还需巧冲泡,这一泡为正泡,冲泡时要做到高冲低斟。悬壶高冲又称凤凰三点头,表示主人向客人“三鞠躬”,以示对客人的礼貌和尊重。
八、春风拂面(抹茶):冲泡中浮有茶沫,用壶盖轻轻将浮起的茶沫抹去。
九、涤尽凡尘(用随手泡水冲壶):洗去壶身外的茶渣、茶沫。
十、内外养身:将温润泡的茶汤浇于紫砂壶上,润壶、养壶,使其内外加热,温度一致,使壶内茶叶充分伸展,聚拢茶香。
十一、若琛听泉:将温杯之水倒入茶船水方之中,这段时间,也是为了让茶壶中的茶叶充分伸展,充分浸泡。
十二、游山玩水:端起茶壶,在茶船上逆时针方向荡一圈,目的在于除去壶底附着的水滴。
十三、关公巡城:分茶入杯,将壶中茶汤均匀斟入闻香杯中,俗话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我们愿将这份浓浓的情意,献给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十四、韩信点兵:将壶中精华分承各杯中,使茶汤浓淡一致。
十五、高屋建瓴:将品茗杯反转置于闻香杯上
十六、乾坤旋转:双手旋转闻香杯,先闻茶香。
十七、斗转星移: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旋转倒入品茗杯中。
十八、空谷幽兰:双手扰杯,搓杯闻香,随着杯内温度的逐渐降低,杯底散发出不用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十九、三龙护鼎:请您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拿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住杯底,呈三龙护鼎状,手心旋转至内侧,表示对朋友的尊重。
二十、鉴赏汤色:欣赏茶汤颜色深浅变化。
二十一、敬奉香茗:下面为各位来宾敬茶
二十二、共品佳茗: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品慢慢喝,用心体会茶的美。第一口,轻轻一啜,第二口,往舌顶吸进,第三口,趁热喝尽,慢慢品味。
谢谢!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武夷岩茶茶艺表演流程,共有27个步骤!》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武夷岩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