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黑茶第一人”的精彩故事

茶叶文化 2024-01-16 22:32:12

【 – 茶叶文化】

众所周知,绿茶大省浙江有着数目众多且品牌响亮的名优绿茶。但在新疆地区,浙江黑茶武义骆驼知名度也很高。最近,武义骆驼的掌舵人、浙江武义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祝雅松正在谋划如何将自家的砖茶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浙江黑茶第一人,他说:砖茶要走出去,质量安全是前提,武义是全国的有机茶之乡,茶叶品质有保障。今年开发的有机黑茶产品健康养生,这样的茶叶走出去我很有信心。

钟情黑茶他是浙江黑茶第一人

祝雅松自记事起就知道,茶叶,是武义县白姆乡八百村集体经济的全部,承载着所有村民的希望。听当年在新疆当兵的老乡说,当时砖茶在当地很稀缺,一块砖茶能换一头羊。1985年,为了盘活集体经济,白姆乡政府决定办砖茶厂,请祝雅松负责技术。

在对国家砖茶定点生产定点销售政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乡政府请来湖南黑茶师傅教技术。很快,砖茶厂正式投产运营,全厂上下一鼓作气生产出20多吨砖茶,大家的希望都集中在销售上。

第一次出门销售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祝雅松跟乡长两个人背着50多公斤砖茶,辗转新疆、甘肃、青海多地却屡遭拒绝。碰了一鼻子灰才知道,他们所生产的砖茶不在国家定点生产范围内,在市场上根本不能流通。几经周折,因为不合法,砖茶厂最终还是停产了。

祝雅松是个做事执着的人,尽管后来砖茶厂转成精制茶厂,但他始终怀揣着做黑茶的信念。到了1989年,当时的砖茶市场相比前几年,已经放开不少。祝雅松思量着重新办厂,很快,他筹集10万元资金再次投身砖茶,办起武义县砖茶厂。

由于祝雅松技术傍身,茶厂生意风生水起,所产砖茶受到河西走廊一带市场的青睐。1991年,国家质检部门抽检砖茶产品,全国50家同类企业生产的砖茶仅有11家合格,武义县砖茶厂成为其中之一。尽管品质过硬,但不是国家定点生产企业始终是硬伤,祝雅松打造的峡雾牌砖茶销售再次遇阻,砖茶厂连年亏损,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驼背上打江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怎么办?倔强的祝雅松没有放弃。

为了把产品销出去,他背起行囊搭上马车,只身远走西北大漠地区销售砖茶。回忆往事,祝雅松几次哽咽,那是在驼背上用命打下的江山。被刀捅、被抢劫、被拒绝,创业的艰辛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

坚守产品品质、降低砖茶价格、开发全新产品、加强服务管理,1995年前后,峡雾牌砖茶在大西北声名鹊起,不仅收获当地老百姓的好口碑,一些国家定点销售企业也前来订货,开始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为进一步打响品牌,祝雅松把黑茶文化中的丝路元素融入企业品牌,在浙江省举起了浙江武义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的大旗,并在浙江省供销社等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申报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

凭借产品质量优异、消费者青睐和一定市场占有率等优势,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十一五期间,骆驼九龙正式成为全国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茶旅融合添动力

拿下全国通行证,但骆驼九龙的发展却再一次进入了死胡同。

原来,为了申报国家边销茶定点企业,骆驼九龙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但由于在经营理念上意见相左,磨合中问题频频,导致公司管理不善,业绩遭遇滑铁卢。眼见多年心血付诸东流,祝雅松痛定思痛,独自买下骆驼九龙债权债务。为重新打开局面,他再一次背起编织袋深入牧区,开拓新疆市场。

祝雅松挨家挨户给牧民免费品尝自己生产的砖茶,凭着质量优势以及独特的包装,新疆市场慢慢被打开。骆驼九龙用品质成就了一个由消费者自己喝出来的大品牌。企业发展迅速进入快车道,仅新疆地区一年就销售4000多吨。

下一步如何让企业继续稳步发展?祝雅松反复思考着。他认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从边销茶营销实践中提炼出的黑茶健康养生理念已逐渐被内地消费者认知,黑茶的市场格局已经开始逐渐改变。

谋定而后动。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消费习惯,在原有传统砖茶品种基础上开发了多元化的黑茶产品。在产品结构上,开发了散装黑茶,使携带饮用更便捷;在产品风味上,开发适合不同口味的产品,浓香型、花香型产品赢得年轻群体青睐;为健康养生人群,开发了多款功能性的黑茶产品……

在温泉名城,养生武义的大背景下,祝雅松再次看准时机,投资近亿元,着手打造骆驼九龙黑茶养生文化园。他先从加工环境着手,对生产车间改造优化提升,让加工过程一目了然,给工业旅游做铺垫;注重打造黑茶文化,绿皮火车、骆驼车队、蒙古包……异域元素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开设黑茶历史文化、茶知识培训班,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融入互动体验模式,让消费者亲身体验黑茶制作过程。

30多年的砖茶路,祝雅松以骆驼般执着的精神,使骆驼九龙成为了浙江大地上的砖茶王。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浙江黑茶第一人”的精彩故事》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