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洱茶文化】
中韩学子的文化交流:韩国学生在云南学做普洱茶
昆明日报讯记者张丽亚报道亲身体验普洱茶七子饼的制作过程,品尝韩国美味地道的紫菜包饭,在三天的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中,中韩学子亲密接触,交流切磋,畅享云南。
近期,由云南省教育厅留学服务中心韩国部与中华小记者活动中心联合主办的“中韩学子与中华小记者相聚彩云之南文化交流活动”在省教育厅举办了开营仪式。
此次活动是经云南省教育厅对外交流中心牵头,由云南省教育厅留学服务中心韩国部与中华小记者活动中心共同主办。云南省教育厅留学服务中心主任高明磊、副主任龙微、中国昆明韩国人商会事务局局长安恩淑、韩国南首尔大学校驻昆明文化院院长尹垠善等出席了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现场,中华小记者身穿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韩国学生穿着五彩韩服,斑斓多姿,映衬着孩子们的笑脸。
此次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为期三天,共有中国与韩国的40余名学生参加。其中,有韩国学生9名,中华小记者22名,还有12名来自云南交通技师学院的学生,他们将于今年8月底赴韩国新星大学留学。
活动期间,中韩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两国语言、礼仪、天文知识,并亲自参与制作云南普洱茶七子饼,零距离接触这飘香中外的名茶制作过程,还能亲自制作韩国紫菜包饭,一品那地道的美味。孩子们还可以学打高尔夫,参加一系列交流活动,增强动脑、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大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手拉手互动游戏,培养孩子们互相尊重、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云南省教育厅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龙微表示,夏令营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活动之一,通过假期组织夏令营活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此次活动为云南学子、中华小记者和韩国学生之间搭建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希望更多的云岭学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体验不同国度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专业技能知识。
cY260.com编辑推荐
梧州学院留学生参加梧州市“品六堡 诵梧州”文化交流活动
梧州学院留学生参加梧州市“品六堡诵梧州”文化交流活动
10月23日上午,梧州学院40多名来自泰国、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在《公众演讲》课程教师秦延良带领下,来到位于万秀区东出口的梧州广生祥六堡茶公司,参加中华文化促进会梧州朗诵委员会组织举办的“诵百年商埠品千载茗茶”主题朗诵活动。
在古色古香的活动现场,80多名梧州市朗诵爱好者与留学生们一道,边品尝着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醇和爽口甜滑,香气醇陈的六堡茶,边轮番上台表演,或诗朗诵、或合唱、或相声,还有朗诵技巧讲授与六堡茶文化交流、汉服礼仪展示,节目精彩纷呈。
留学生们准备充分,积极参与了表演和互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带来《喀秋莎》合唱,越南女生表演了一首中越双语诗朗诵,泰国留学生合唱了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校歌,新奇的舞蹈指挥动作引起一阵惊奇和赞叹……
学校带队老师秦延良表示,安排留学生参加这样的朗诵活动可以让留学生们感受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活动实践中品尝六堡茶、了解六堡茶文化的功效,可以提高留学生中文水平的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梧州六堡茶的认识,促进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梧州六堡茶等概况,也是一次很好的中外文化交流和互动。(通讯员:李城宗)
中韩茶艺交流活动在下关沱茶公司举行
中韩茶艺交流活动在下关沱茶公司举行
3月15日,下关沱茶韩国总代理石佳茗茶公司、下关沱茶韩国经销商团队和韩国茶友一行41人来到公司参观考察,并在集团公司的大理沱之源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中韩茶艺交流活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褚九云出席交流活动。
韩国茶友考察团一行分别来自韩国首尔、釜山、大邱等地。考察团来到公司,首先参观了下关沱茶博物馆,从沱茶之源到辉煌业绩再到企业文化,韩国茶友深入了解了下关沱茶的厚重历史和企业的发展过程,参观结束后,韩国茶友还在博物馆现场观看了下关沱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下关沱茶制作技艺“非遗”活态展示,并亲身参与沱茶制作。
韩国茶友参观下关沱茶博物馆
韩国茶友观看下关沱茶“非遗”活态展示
“长枪短炮”对准“非遗”活态展示
韩国茶友亲身感受沱茶制作
在中韩茶友座谈会上,公司副总褚九云就下关沱茶的百年历史、企业发展,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其作为大叶种茶主要产区的茶叶品质,下关沱茶国内外营销情况以及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同韩国茶友进行了交流。座谈会结束后,公司还向韩国茶友赠送了茶礼,公司副总褚九云和韩国石佳茗茶崔海喆总经理分别代表中韩两国公司交换了茶礼。
中韩茶友座谈会
褚九云副总经理和石佳茗茶崔海喆总经理互赠茶礼
当天晚上,公司的茶艺师和韩国考察团一行在沱之源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中韩茶艺交流会。公司茶艺师为来访的韩国茶友展示了茶艺表演《沱之味》,韩国的茶友在悠扬的乐曲中感受着沱茶文化的源远流长,茶艺师们的精彩表演获得了韩国茶友的一片赞叹。由韩国釜山莲茶会会员依据韩国闺房茶礼提炼的茶艺表演向在场的中韩茶友呈现出的韩国茶艺茶道也韵味十足,身着韩国传统服饰的韩国茶友以绿茶冲泡和抹茶冲泡的茶艺表演,展示出浓厚的韩国文化元素,从茶艺师服饰,到精致的杯盏,再到奉茶、饮茶礼仪,无一不为在场观众展现出来自异国他乡的茶艺韵味。
褚九云副总经理在交流活动上致辞
身着韩国传统服饰的韩国茶艺师
公司茶艺师表演《沱之味》
韩国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
当天上午,韩国考察团一行还来到大理古城游览参观,韩国茶友被优美的大理山水风景和淳朴的风土人情所感染,在赞不绝口的同时还纷纷合影留念,记录下自己的大理之行。
关于“韩国普洱茶”的猜想
关于“韩国普洱茶”的猜想
一个中国人和一个韩国人酒吧相遇了,中国人说:“汤唯是我们心目中的女神,你们那个导演长得太磕碜了,配不上我们汤唯!”韩国人?了口酒,幽幽回道:“你要搞清楚,汤唯是我们韩国人!”
此为题外一则,以下是在网上看到的关于韩国人的研究“成果”选摘:
西施是韩国人。
李时珍是韩国人。
姚明是韩国人后裔。
毛泽东是韩国人后裔。
熊猫的故乡发源地在韩国。
“端午”起源于韩国,为其申遗。
佛教创始人、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人的释迦牟尼是韩国人。
韩医针灸为国际标准,“超过中国,证明了韩医的优秀性”。
在其新版的万元纸币上印着中国古代天文发明“浑天仪”,称是其发明,为“国宝”。
因久入茶行,对普洱茶的种种好深有体会,也时常看到不少韩国人在钻研或是经营普洱茶,忽然想到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也出现这些“研究成果”呢:
1、普洱茶是韩国的;
2、易武山、景迈、勐库等茶山是从韩国漂移过来的;
3、传统手工作坊源自韩国,因为青瓦台最适合做普洱茶手工作坊;
4、普洱茶手工作坊们的祖上是韩国人,因为他们做茶很认真;
5、真懂普洱茶的人都有可能是韩国人后裔,因为有好多韩国茶人比云南专家还懂普洱茶;
……
另外,我们的另一个邻居——日本,钱钟书先生说日本人善于偷天换日,譬如中国的书法成了书道,茶艺成了茶道等,这是大盗的境界;韩国人与之相比,顶多算是小偷的技术,譬如客人做客时把个小酒杯揣在怀里,主人发现了也不好真翻脸。
云南普洱茶企做品质重塑市场
云南普洱茶企做品质重塑市场
高端消费、高端收藏、高端投资趋势渐显
昨日,青岛朗威投资集团公司一口气与云南勐海大叶茶厂签订了108万元的合同,协议指定只购买大叶普洱的高端产品;同一天,重庆客商任文利也直赴昆明,与西双版纳国艳茶厂达成合作协议,同样表明,只做高端普洱茶产品。而据外脑策划专家、企业成长顾问方一知先生透露,国艳茶厂斥资1800万元收购了两家茶厂。
面对上述现象,勐海县茶业商会秘书长胡贻臣认为,目前,普洱茶正呈现“高端消费、高端收藏、高端投资‘新三高’”现象,其蓄势重来的步伐声清晰可闻,可望让低迷已久的普洱茶一扫过去的阴霾。
高端茶占销量的80%
“普洱茶既是饮品,还是藏品,更是逸品,目前正逐渐向应有的市场价值恢复。”
青岛朗威公司总经理赵益群说,普洱茶是唯一的大叶种茶,无论是品质还是产地环境,都具有很多唯一性。而随着资源减少,特别是乔木老树茶等原料的稀缺,高品质普洱茶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潜力股”。“于是,我们开始进行长线的高端投资,与大叶茶厂签订了108万元的合同。”赵益群说。
对“新三高”现象,重庆客商任文利认为,大额资金投入茶市,也只能收购一小部分高端茶,但是高端茶的涨幅远远比低端茶涨幅高。
任文利的说法,得到了国艳茶厂总经理周昆先生证实。他说,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重庆、贵阳、杭州等地到厂里洽谈的高端客户越来越多,和原来的比例正好倒了过来。“2007年厂里最好的时候销售额达到一个亿,大部分为低端订制茶,今年虽然仅到2000万元的销售额,但自主品牌的高端茶却占到了80%。”任文利正是国艳茶厂的高端客户。
除原料稀缺的因素外,勐海茶叶商会秘书长胡贻臣认为,国艳茶厂和大叶茶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得住普洱茶低端市场的诱惑,牺牲一定的眼前利益,坚持做优质茶菁的高端茶品,对品牌的追求都有一种坚持的恒心和执著的信念。正是这些茶企对高品质普洱茶的坚守,换来了“高端消费、高端收藏、高端投资”的市场。
品质决定未来
据胡贻臣介绍,国艳普洱的品质传承历史悠久,其创始人董国艳的祖上是制茶世家,清朝光绪年间的大理国文学学士、茶学专家董桂曾获得光绪亲题“望重成均”木匾,后经董国艳父亲之手,一脉传承,至今挂在国艳茶厂的品茶室里。
董国艳是普洱茶界的“五朵金花”之一,与周昆一起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园林系茶叶专业,1995年分配到勐海茶厂,从技术员、审评员直到任职技术副厂长。2004年创建西双版纳国艳茶厂,近期收购了勐海两家茶厂,他们的事业目标是,专业做好茶,一生做好茶,打造“国字号”和“老字号”的普洱茶品牌。
勐海大叶茶厂总经理黎琳介绍,大叶茶厂刚起步时可以说是负债累累,经营十分困难,大叶人冒着资金链短缺,随时都有可能坚持不下去的危险,咬紧牙关不给经销商做加工车间,一心打造具有勐海特色、勐海原味的大叶普洱品牌。在原料收购上精心把关,生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执行,技术研发上不断探索。与专家合作,在“普洱茶熟茶的诺发他汀含量研究”方面,建立了研究和实验基地。
高端市场“炼成记”
据方一知说,“企业外脑工作室”作为国内第一家进入普洱茶行业的策划机构,六年来服务了多家企业,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普洱茶的起步期、高潮期、低谷期和平稳期等发展阶段,已经注意到近年来普洱茶市场出现了一种“高者越高,低者越低”的现象。一方面,定位于市场高端的品牌茶企,注重品牌个性和特色产品的研发,使普洱茶市场能量不断向其凝聚;另一方面,定位于大众消费的茶企,价格低廉,追求产量,这样的一些茶厂也有它的生存空间。普洱茶企业越来越走向两极分化,中间状态似乎很难生存。
方一知以国艳普洱和大叶普洱为例,说明两家茶企善于经营时间和空间,在经营时空、进行市场突围方面,探出了很多茶企没有涉足的高端市场之路。
当广州市场普洱茶大幅缩水的时候,大叶普洱率先进军北方市场,用时间换空间,在北方几大城市的市场空隙中顽强地扎下了根。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市场培育和客户积累,反而占领了普洱茶的高端市场,引领了高端消费、高端收藏、高端投资的新潮流。
国艳普洱在2008年市场低谷时,集中有限资源,高调亮相,向经销商显示了做国艳精品的姿态和信心。经过两年的蓄势后突然发力,一口气收购了勐海两家茶厂,以空间换时间,通过经营时间赢得了品牌能量和经营业绩的最大化。
当云南翡翠遇上普洱茶文化
当云南翡翠遇上普洱茶文化
赏翡翠,品普洱,享人生!近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在昆明举办了“百年中行·云南翡翠茶文化鉴赏之旅”活动,来自该行全国17家私人银行分部的50多名高端客户参与了本次活动。
来到翡翠之乡——云南,为让高端客户更好地欣赏翡翠之美,中国银行私人银行特地邀请到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肖永福先生,为贵宾客户介绍了翡翠鉴赏、保养的相关知识,并组织了翡翠鉴赏活动,一件件价值不菲的翡翠精品流光溢彩,使得大家留恋忘返。
追寻普洱茶香,本次活动应邀的贵宾客户还近距离体味了活动主办方特邀嘉宾——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军介绍的普洱茶文化及功效,细细品读着一杯普洱中所包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此外,活动还特邀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天权董事长举行了滇红古茶树投资讲座,为客户带来全新的财富投资理念。
品茗、赏玉、静心、冶情操!本次高端客户活动,超出一般意义上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范畴,处处体现出该行私人银行服务关怀客户生活、甚至是心灵的尊贵和专享,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助云南农业大学贫寒学子圆梦
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助云南农业大学贫寒学子圆梦
20年前种下的茶树,如今已长满山坡
签约现场
日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与西双版纳勐海国艳茶厂签署战略合作及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设立协议。
据悉,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将每年资助20名家庭贫寒和学业优秀的低年级学生。此外,将增设实习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
西双版纳勐海国艳茶厂董事长、国艳普洱创始人董国艳在普洱茶行业奋斗17年,通过茶叶经营管理实践,把知识发挥价值,闯出一片天地,而今回报母校,设立奖助学金,帮扶更多的学子成才,令在座的同学们感动和感奋。
董国艳1995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放弃了当教师、公务员的工作,怀着对茶的挚爱,踏上普洱茶的热土,从勐海茶厂技术员、审评师直至担任技术副厂长,穿梭在车间和茶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茶人。2004年,秉承百年茶脉,创建国艳品牌,2007年,荣获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企业家。
20年前,董国艳和当年的老师、同学们共同种下的茶树,如今已长满山坡。
种树育人,需要从个人到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董国艳呼吁,更多的及社会力量,一起加入进来,合力打造优质的校企合作品牌。
来自云南农大的近百名学生现场聆听了他们的老校友——西双版纳勐海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的创业故事,引起在场学生强烈共鸣。
据悉,国艳茶厂聘请云南农大食品科学院龚加顺博士担任技术顾问,在国内普洱茶行业内成立了首家普洱茶研发小组,其中对国艳境界系列普洱茶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经过五个春夏秋冬的努力,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监部门监测,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远远超过同类茶叶,备受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华人华商的喜爱。
云南农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龚加顺表示,学院将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以教授到企业授课、担任研发顾问、员工培训、课题申报、产品研发等形式与企业深度开展交流与合作,此次双赢的合作模式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效果。
云南普洱茶:易武茶文化初探
云南普洱茶:易武茶文化初探
易武在唐朝称“利润城”,见诸文字则是在清朝中后期,何时改为“易武”无确实资料可考。“名不正则言不顺”,地名不仅是代表一个地方的符号,还与一定的历史、民族、文化相联系,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和心理的反映。根据大量的文化遗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提供的历史信息,易武的得名及其含义与儒文化为主流的汉文化有密切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从夏商周开始就有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汉武帝、董仲舒以后成为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孔子因整理和保存易经、尚书、礼乐、诗经、春秋五大经典而成为儒文化的奠基人,被尊为“文圣”,其祭祀场所称为“文庙”。“易经”是天道阴阳之学,是儒家的宇宙观,“尚书”是政治典章,“礼乐”是礼乐制度,“诗经”是文学艺术,“春秋”是历史。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大仁大义者称为“圣”。三国蜀汉大将关羽以其夜读“春秋”、秉烛达旦,三约明志、一腔忠义的大仁大义倍受儒家赞许、崇拜,尊为“武圣”,宋代起祭于庙堂,明代万历敕封“关圣大帝”,祭祀场所称为“武庙”。清代,仅北京城内就有百余处关帝庙宇。
中国是茶的祖国,饮茶是中国人的一大发现。中国茶文化,从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利用开始经历了几千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中国茶文化全面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形成了“三教同茶”的茶文化特性。
有关资料证实,易武在唐代就种茶,明朝末期江西和云南石屏人开始进入易武种茶,面积不足万亩。清雍正七年(1729)六大茶山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清政府实行“茶引”制,放宽茶叶专卖并把易武定为贡茶采办地,为易武茶业的发展提供了体制和政策保证。随着大批汉人涌入易武垦地种茶,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易武茶园面积达到了3万多亩,出现了“山山有茶树,处处有人家”、10万人入山作茶的兴旺景象。易武茶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形成的,经济的发展是前提,中原文化的进入则是条件。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易武的“易”得于“易经”之易,“武”则得于“武圣”的武。“易武”从文化根源上分析,应是一文、一武之意。这点,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文化遗产提供的信息得到证实。
从物质文化遗产看:
易武古镇坐落在无量山南端海拔1500米的山头上,四面群山拥簇、峰峦相对,其间一山由北向南从主峰伸出,貌似一头雄狮端坐其间,古镇沿山分布。对这一藏风聚气,形理两全的地形,儒家有“二龙抢宝”之说,道家称为“太极阴阳图”,佛家则说是“观音莲花宝座”。
清代易武辖区共有八个大寨,其中七个寨子建了武庙,一个寨子建了文庙。如建于乾隆时期曼撒茶山的弯弓大庙,供奉关公、孔明、送子娘娘等,从遗留的残垣断墙看规模甚为壮观。还如建于嘉庆年间的麻黑大庙,大殿供奉关圣帝,上书“赤日中天”四个大字。殿门口的对联为“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弟子尽寒心”。建于光绪年间的易武关帝庙,规模较大,出除了大殿供奉关圣、关平、周仓外,左边还供奉有诸葛亮和观音。此外,易比、曼撒、曼腊、曼乃的关帝庙也是同样的建筑规模。八大寨子中曼秀建了“文庙”。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看:
易武茶山的村寨每年有三次庙会,即武会、文会、天君会。每年五月关公诞辰日,举行庙会祭武圣,悬挂“忠义”匾额,教育世人以忠义立身,诵经念佛,祈求关帝御灾除患。七月有文会,在庙前陈列书画、抬龙舟游街绕巷,沿街居民、行人皆供献茶叶、食品,教导人们修桥补路、尽义务、做善事。春天有天君会,跳狮子、舞龙灯,举行跑马射箭活动。
从以上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留给人们的历史信息看,“崇文尚武”是易武茶文化的主流意识,“易武”的得名正是这种特定的文化和心理的反映.
普洱茶的文化
普洱茶的文化
普洱的茶山,确实值得向往,即便不是这个季节。我一直在世界各地漫游,深知目前普洱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何谓一流水准?
那就是用现代人历尽歧路后终于明白了的智慧,小心翼翼地保护并营造了远古时代地球生态未被破坏前的原始状态,同时使之更健康、更科学、更美观。那种丰富、多元、共济、互克、饱满、平衡的自然奇迹,其实也是人类与自然谈判几千年后最终要追求的目标。首尾相啣的一个大圆圈,画出了人类的宏大宿命。为此,我常去普洱,把它当做一个课堂,有关哲学、人类学和未来学。
于是,一杯普洱茶,也就在陈酽、暖润之中,包含着人与自然间的幽幽至义。经常有朋友在茶桌前郑重地说一声,今天,请喝五十年的老茶。
我则在心里说,其实,这是五千、五万年的事儿。喝上一口,便进入了一个生态循环的大轮盘。在这种大轮盘中,人的生命显得非常质感又非常宏观,非常渺小又非常伟大。但最大的享受是使人生多了一份惦念。这种惦念牵连着贮存处的一个角落,再由这个角落牵连南方的连绵群山。这一来,那一小堆存茶也就成了一种媒介,把我们和自然连在一起了,连得可触可摸、可看可闻、可感可信。说大了,这也就从一个角度,体验了“天人合一”的人格模式和文化模式。
普洱茶的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更稳健、更着地、更深厚、更悠长。因此,在中国文化开始从“文本文化”转向“生态文化”的今天,它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标志。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地道中国人的安适晚年,应该有普洱茶伴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喝一口便知。
品,细品,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中韩学子的文化交流:韩国学生在云南学做普洱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文化专题。